人民網
人民網

“小而美”文化空間托起幸福感

李國新
2024年01月01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廣東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左步村,幾間綠色玻璃房矗立在稻田邊、草地上,這是由當地村民與中山市圖書館合建的“共享閱讀空間”——“左步書屋”。這裡除提供圖書借閱、數字作品欣賞、展覽展示等日常服務外,還將書屋前的十畝農田開辟為農耕文化體驗園,開展農耕研學活動。近年來,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在城市街角、居民社區、村頭巷尾,“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紛紛涌現。截至2023年9月,全國共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間3.35萬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已經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中小型公共文化設施體系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些城市在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上海市嘉定區在建成覆蓋全域的區、街鎮、居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基礎上,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建設為契機,在公共文化設施輻射有限的街鎮與居村的中間片區,建立了大量的“我嘉·秀空間”“我嘉·藝空間”“我嘉·閱空間”,開創了“2.5級”層面的公共文化空間,有效解決了公共文化設施體系不完善的問題。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帶動了高質量服務的提供,顯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在浙江平湖沈家弄村,環境優雅的禮堂書屋內,農民讀書會活動定期舉辦。依托鄉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平湖市辦起400多個農民讀書會,1.1萬多名農民成了骨干會員,覆蓋各村(社區),年均開展讀書活動1500余場次,參與農民15萬人次,形成了人人可及、飽含溫度、富有力量的全民閱讀品牌,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已經從基層的試點探索拓展至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普及,地方性的文化經驗正在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文化政策。預計到“十五五”,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仍將是公共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需要關注5個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要轉變空間即建筑的觀念,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體系﹔要注意提升空間品質和強化服務功能有機統一,實現顏值與價值並重﹔要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運營的社會化發展與強化政府主體責任相統一﹔要整合各類資源,融合多種業態,實現服務功能融合發展。

  未來,期望中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城鄉公共文化空間的創新拓展取得更明顯的成效,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為抓手,加快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化建設,推動公共文化設施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者系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