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二次創業”建新功
廣州市第一批主題教育取得重要成果

藍天下的廣州塔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杰攝
春華秋實,砥礪前行。
一場場讀書班上,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學深悟透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一次次調研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線,在企業車間、街頭巷尾摸情況找問題提實策……
今年4月以來,廣州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重點措施,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繼往開來推動“二次創業”再出發,組織市直機關、市管高校、市屬企業等116個單位、18.22萬名黨員開展第一批主題教育並取得重要成果。
篤學為先
把“學思想”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線
“以學鑄魂”成為廣州推進主題教育的特殊“考卷”和獨特“命題”。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州堅持把“學思想”作為主題教育第一位任務和貫穿始終的主線,組織推動黨員干部緊緊圍繞理論學習這一主線,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廣州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舉辦讀書班、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一系列工作要求,結合實際精心制定有關學習方案,市委領導班子建立“一月一主題、一題一研討”學習機制,每月安排1次集中學習,共5次12天。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市領導同志帶頭講專題黨課44次,在市級、正局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和市管干部培訓班作專題輔導19場次,帶動第一批單位強化黨委(黨組)領學、機關黨委督學、黨支部研學、黨小組促學、黨員自學“五學聯動”,共舉辦讀書班集中學習1061天,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893場次,基層黨組織開展黨課1.26萬次,推動學習層層遞進、步步深化。
7月5日,一場以“把握原著精神、領悟思想偉力”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在市委禮堂舉行。市直機關400余名黨員干部現場聆聽了宣講,81個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5萬余名黨員干部同步線上收看宣講直播。
“理論學習是這次主題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首要任務並貫穿始終。”現場聆聽了宣講的市直機關黨員干部表示,要學出政治忠誠,學出使命擔當,學出實干精神,學出深厚情懷,學出斗爭本領,學出清醒堅定,為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力量。
實干為要
以擔當有為“破難題、促發展”
以調研開路、以調研破局,大興調查研究是此次主題教育的鮮明特色。
廣州緊扣新使命新任務,圍繞黨中央明確的12個方面內容,聚焦事關廣州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制定《關於在全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涵蓋13個專題、49個具體課題,將其中36個課題作為主題教育期間市領導同志重點調研課題、納入調研清單。第一批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每人領題調研,確定1084個調研課題。
廣州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先進省市開展調研7次,以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安全生產、東西部協作等不同主題,帶隊到上海、浙江、福建、新疆、貴州等地學習考察,邊調研、邊思考、邊謀劃廣州“二次創業”再啟征程的新藍圖。
7月23日,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召開,在總結用好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對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細化形成市委“1312”思路舉措,深刻把握“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標高追求,深入回答新時代廣州“改革的動力是什麼”“開放的優勢有哪些”“創新的路徑在哪裡”,奮力推動十二個領域走在前列、當好示范。
其他市領導同志結合分管領域、分管工作,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實地調研,幫助基層、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第一批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聚焦既定選題開展調研,在摸清社情民意、解決具體問題中實現調研成果最大化。
目前,市領導同志形成調研報告35篇、完成調研成果轉化82項,第一批單位領導班子形成調研報告1098篇,完成調研成果轉化3282項,推動解決實際問題1957個,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防范化解風險、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
知難而進,調查研究解痛點、攻難點、疏堵點。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廣州出台《關於扎實開展“破難題、促發展”攻堅行動的方案》,針對制約廣州發展的12個方面瓶頸問題,提出創新穗港澳合作制度機制等45項重點任務和132項具體舉措。
比如,聚焦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在全省率先出台《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實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條舉措,啟動部署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專項巡察。
又如,廣州市文化宣傳系統以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品牌”為抓手,確定95個課題,開展126次調研,拉單列表迅速開展整治,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在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中,全市各單位開展181個正面典型案例、117個反面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動態查擺問題2113個,立行立改銷號1304個、持續整改銷號581個、需長期推進整改228個﹔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完善工作流程1503項……用實干擔當促進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南沙工委、南沙辦實體化運作,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獲批,南中珠城際等重大交通設施開工建設﹔出台《廣州市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開啟營商環境6.0改革,新增市場主體27萬戶、總數328萬戶,分別增長23.6%、6.2%。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高標准編制,“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州生態建設扎實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有序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地、嶺南文化中心地、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匯地高水平建設。
民生為本
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
此次主題教育明確要求站穩人民立場,強化宗旨意識,堅守初心使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准。
城市交通既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也關乎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交通擁堵是交通需求旺盛下,市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民生痛點。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共同推動疏通城市交通取得階段性成效。
廣州市政協通過建立“百姓提案”征集平台,構建民意暢達機制,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及時收集群眾呼聲,有力推動寧埔大道、臨江大道等一批“斷頭路”“瓶頸路”加快打通,廣州東部地區的百姓出行條件明顯改善。
廣州市公安局制定擁堵點位治理等七項舉措,深入開展交通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精准實施“雙微改造”,全市早晚高峰平均車速環比上升5%,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7.7%,市民交通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9月9日0時,南大干線東新高速至省婦幼醫院段、鐘三路至東新高速段主線開放交通,至此,西起南站片區鐘三路、東接蓮花大道,全長30公裡的南大干線實現全線通車。作為市級層面的反面典型案例南大干線路面質量問題,在市領導同志帶動下,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狠抓路面不平整、橋頭跳車等問題,深刻剖析出過度追求建設速度、在項目建設期間長期佔道施工、工程監管不力、方案調研論証不充分等問題根源,提出“1項總任務+5項具體措施”的整改方案,推動全線通車的同時舉一反三排查整治在建道路項目189個,抽查6個存在軟基的道路建設項目,發現問題35個並責令限期整改。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棠德花苑(棠下解困小區)是廣州市三大安居解困小區之一,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在用燃氣用戶7970戶,管道運行年限已超過25年。今年,在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下已完成該小區內9.297公裡燃氣埋地管道的更新和改造,小區內7970戶居民用氣安全得到保障。
作為廣州市主要的燃氣供應商,廣州發展屬下燃氣集團在主題教育期間持續深化“網格化”管理,以“網格”為單位劃片,網格員們積極協調解決棠德花苑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居民訴求,並開展燃氣安全宣傳。項目實施期間,用戶滿意度達到99.98%。
針對群眾關心的問題,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市領導同志牽頭辦理來穗人員基本公共服務、城市安居保障等37項牽引性、示范性強的民生實事,帶動第一批單位動態更新民生項目清單1104項、已完成787項,全力辦成辦好居家適老化改造、建設“家門口”就業創業服務驛站、加強鄉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一批民生實事。
今年上半年,全市幫扶5.34萬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投入午休專項經費,推動實現86萬名小學生午休從“趴桌睡”到“平躺睡”,織密精准反詐“防護網”為群眾攔截和挽回損失4.81億元,審批加裝電梯824台、建成投入使用996台,累計審批和建成數均位居全國第一﹔截至7月底,新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2萬套,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5.93萬個,實施“一元錢看病”的村衛生站覆蓋率為97.7%。
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已經啟動。廣州將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繼續鞏固拓展第一批主題教育成果,精心組織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扎實成效,帶動全社會形成人人奔事業、個個謀發展的熱烈氛圍。
數說
廣州市領導同志帶頭講專題黨課44次,在市級、正局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和市管干部培訓班作專題輔導19場次,帶動第一批單位強化黨委(黨組)領學、機關黨委督學、黨支部研學、黨小組促學、黨員自學“五學聯動”,共舉辦讀書班集中學習1061天,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893場次,基層黨組織開展黨課1.26萬次,推動學習層層遞進、步步深化。
在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中,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單位開展181個正面典型案例、117個反面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動態查擺問題2113個,立行立改銷號1304個、持續整改銷號581個、需長期推進整改228個﹔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完善工作流程1503項……用實干擔當促進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市幫扶5.34萬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投入午休專項經費,推動實現86萬名小學生午休從“趴桌睡”到“平躺睡”,織密精准反詐“防護網”為群眾攔截和挽回損失4.81億元,審批加裝電梯824台、建成投入使用996台,累計審批和建成數均位居全國第一﹔截至7月底,新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2萬套,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5.93萬個,實施“一元錢看病”的村衛生站覆蓋率為97.7%。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雯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