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國際貨運“大動脈” 灣區中歐班列助力“世界工廠”走向世界
7月4日,隨著一聲風笛長鳴,一列滿載辦公家具、空調、小家電等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產品的國際班列緩緩從廣鐵集團廣州國際港駛出。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列“中吉烏”多式聯運國際班列,至此,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線路已達18條。
近年來,廣東持續優化開行中歐班列,充分發揮大港口、大機場和鐵路網、公路網作用,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靠近國際主航道,海運路線最接近東南亞、南亞、中東、大洋洲、非洲、歐洲的交通區位優勢,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和亞歐大陸各國間的經貿往來,推動各國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中歐班列在廣州國際港裝卸貨物。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大灣區“鋼鐵駝隊”開出加速度 連續7年創新高
2016年8月28日,一輛滿載著電子、服飾、家電產品等廣東本地產品的“穗滿俄”中歐班列從廣州市白雲區的大朗貨場站發出,自此開啟了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的新裡程。廣州成為繼重慶、西安、鄭州、成都等之后又一個擁有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的城市。
2020年5月19日,自俄羅斯謝格扎站裝車發運,經滿洲裡入境的首列回程“穗滿俄”中歐班列順利抵達廣州市白雲區大朗站,廣州中歐班列實現進口班列零的突破。由此,回程班列也不斷增加,大灣區與中亞、歐洲多國也順利實現了“雙向奔赴”。
長久以來,廣東憑借其沿海和港口優勢,對外貿易主要以海運為主,如今為何聚焦於鐵路運輸?“與海運相比,陸運具有時效性更強,還具備安全可靠和實時追蹤等優勢。”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黨支部書記張坤領表示,中歐班列在廣東起步相對較晚,但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以來,不斷提速、擴量、增效,積極拓展陸路對外貿易通道。
“從2021年起,海運就因港口堵塞遇到了成本上漲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紛紛選擇公鐵聯運作為重要的運輸方式。”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項目負責人表示,同時,為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構建新發展格局決策部署,公鐵聯運能夠通過樞紐建設,引導許多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體系集聚在一起,通過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增城西站)。人民網 王雅蝶攝
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以廣州海關關區發運的中歐班列為例,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共監管開行進出口中歐班列308列,運送貨物2.8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31.58%、130.39%﹔截至今年6月,連續14個月單月發車超過30列。一趟趟“鋼鐵駝隊”往來呼嘯,成為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橋梁,助力掀起廣貨“出海潮”。
7月4日從廣州國際港出發的“中吉烏”班列,全程採用集裝箱“鐵路—公路”的國際多式聯運方式,在以鐵路運輸方式運抵喀什站后,從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終運抵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該方式相較傳統線路可節省5天左右時間,更具時效性、經濟性。”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貨運部多式聯運室主任盤棟源表示,此前,我國至中亞各國的貿易運輸大多通過中歐班列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隨著貿易量猛增,口岸擁堵加劇,急需開辟一條全新運輸通道加速貨物流轉。“大灣區—中吉烏”多式聯運國際班列的開行,一方面密切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往來,另一方面打通了中歐班列國際運輸第四條戰略通道,形成“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空間布局,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與新疆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經濟走廊建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大灣區中歐班列自2016年正式開通,運營至今已有8年。”盤棟源表示,目前,廣鐵集團管內穩定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分別有廣州、深圳和東莞,經滿洲裡、二連、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和同江北出口的圖定線路6條,通達歐洲24個國家100多個城市,覆蓋亞歐大陸全境。截至今年7月,累計開行中歐班列2877列,發送集裝箱28.5萬TEU。
鐵路貨運員在檢查集裝箱箱體情況、記錄箱號。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全年開行中歐班列650趟,開行數量逐年遞增,已連續7年創新高。目前,大灣區中歐班列開通運輸線路達18條,覆蓋廣州、深圳、東莞、江門4市9個站點,已延伸覆蓋到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世界工廠”出發 用鐵路串聯“廣貨廣出”新干線
展開中歐班列運輸線路圖,可以發現,相比陝西、四川等其他中歐班列的“主力軍”,廣東起步較晚、發行量也不佔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廣東的中歐班列該如何跑出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以制造業當家的“世界工廠”廣東,用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和跨境電商貨物等這些“廣東造”給出了答案。
“一方面,廣東要充分利用中歐班列發展機遇,繼續加強與內陸地區的互聯互通,提升海港與內陸港的連通性和通達性。另一方面,在強化互聯互動的基礎上,要立足廣東制造業產業,實現錯位發展。”張坤領指出。
“廣東貨源充足,大灣區中歐班列開通之后,廠商可以實現直接在家門口運輸,這為企業降低了資金風險,完善了物流鏈條。”據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班列業務負責人李昊儒介紹,近年來,大灣區中歐班列不斷增加特色班列,拓展出口“廣貨”品類,從最初的家用電器、服飾鞋帽等逐步發展到電子設備、機械設備、新能源產品等超千種高附加值產品。
隨著出口跨境電商包裹量不斷增加,大灣區中歐班列各站點也正加速推進跨境電商監管設施建設,陸續開行電商班列。“電商班列的開通將更有利於廣貨直達沿線多國消費者手中,彰顯‘灣區智造’的魅力。”李昊儒說。
據了解,2015至2022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從148億元增至6454億元,規模擴大近43倍,年均增速72%,規模佔全國總量的31%。
4月24日,搭載46個標准集裝箱的榴蓮冷鏈班列從泰國馬達浦火車站出發,經由老撾萬象南——磨憨口岸順利抵達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增城西站)﹔
5月27日,一列搭載1500多噸聚乙烯的進口回程班列從滿洲裡口岸入境開往廣州南沙港南站,隨后將搭乘國際貨運船舶前往越南。
……
在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增城西站),工作人員在進行集裝箱轉運工作。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據廣州海關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監管進口回程中歐班列達55列,同比增長10倍,板材類、紙類、糧食類、塑膠類等優質原材料貨物正源源不斷運抵大灣區投入生產制造。
“目前,我們正在提供中歐班列沿線國家農林礦業和石油化工產業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制造、物流產業優勢產業互補關系信息參考,指導企業探索開辟中亞、東歐等沿線國家具有特色優勢的貨物回程業務,推動實現兩地產業優勢互補共贏。”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張坤領表示,對於廣東乃至大灣區,中歐班列不僅有助於拓展中亞、歐洲等地區新興市場,也有助於廣東憑借其產業優勢實現制造業產品全球價值鏈的攀升,促進產業升級,進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亞歐大陸制造業產品、技術與知識的集散中心。
“中歐班列的延伸與增量,一方面,有助於大灣區制造業向中歐班列沿線國家的溢出,助力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工業化發展與經濟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全穩定。”張坤領說。
當前,在多力合作下,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線路圖逐漸“連點成線”“織線成網”,“朋友圈”越來越大。未來,中歐班列的高速發展,將進一步加深大灣區與亞歐大陸各國的貿易聯系,為大灣區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