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龍眼迎來“出海”新機遇

走進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的龍眼荔枝專業合作社直播間,合作社負責人何達為正對著鏡頭熱情推薦剛剛上市的荔枝。不遠處的荔枝種植園,大片的荔枝樹果實累累,荔農們忙著採摘。
當前,廣東正全力打造荔枝龍眼特色產業新標杆。5月20日,中國國際熱作產業大會暨第七屆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在廣東茂名召開。廣東荔枝,暢銷全球。一顆小小的荔枝,不僅是廣東百萬荔農的“致富果”,而且正成為連接全球熱區國家經貿合作交流的“友誼果”。
廣東優勢
荔枝種植綜合實力全國第一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產於中國南方,其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尤以廣東栽培最盛。廣東荔枝種植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一,種植面積和產量都超過全國的1/2、佔全球的1/3。
這意味著,全球每三顆荔枝,就有一顆來自廣東。
廣東何以成為荔枝生產第一大省?這主要得益於溫暖潮濕的氣候和鬆軟肥沃的土壤,為荔枝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廣東的荔枝種植區域分布廣泛,全省有80多個縣(市、區)種植荔枝,栽培面積10萬畝以上的地級市有9個,面積1.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有47個。
眼下正是粵西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在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郁郁蔥蔥的荔枝林覆蓋著整片山坡。
荔枝樹下,荔農們穿著輕便的工作服,帶著工具和籮筐,分工合作投入荔枝採摘工作中。不出半日,一筐筐飽滿的荔枝便堆滿了林間小道,吸引來往的游客市民駐足品嘗和購買。“現在我們的荔枝都不愁賣哩!”高州根子鎮柏橋村農創園園長林常珍高興地說。
荔枝產業不僅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也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作為全球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茂名荔枝種植面積約135.5萬畝,年產量近60萬噸,荔枝產量約佔廣東的1/2、全國的1/4。茂名全市有92.24%的鎮(街道、國營農場)種植荔枝,85%的農戶從事荔枝產業,荔枝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
隨著夏日逐漸升溫,從以茂名高州、湛江廉江為中心的粵西早中熟荔枝優勢區,到以揭陽惠來、汕尾海陸豐為主的粵東中遲熟荔枝優勢區,再到以廣州、東莞為中心的珠三角晚熟荔枝優勢區,白糖罌、妃子笑、黑葉、懷枝、糯米糍、桂味、仙進奉、挂綠等各品種荔枝將相繼迎來成熟期。多地龍眼也已開花、挂果,靜候“接棒”上市。
2022年,全省荔枝產量約146萬噸,龍眼產量約96萬噸。對於今年的荔枝龍眼生產形勢,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表示,2023年廣東荔枝投產面積396萬畝,預測產量179萬噸﹔廣東龍眼投產面積183萬畝,預測產量98.69萬噸,荔枝、龍眼均比上年有所增產。
產業融合
“一二三產”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隨著一顆顆新鮮荔枝被投進生產線,清洗、剝殼、去核、榨汁等環節一氣呵成……在廣藥王老吉廣東荔枝(茂名)產業園的荔枝漿果車間,自動化荔枝榨汁生產線正在作業。該產業園擁有目前全國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產線,每天可處理200噸荔枝鮮果,填補了國內荔枝加工技術的空白。
近年來,廣東荔枝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勢頭強勁,種植技術、管理模式的創新,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的發展,讓這一“土特產”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步一個腳印,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回憶起根子鎮柏橋龍眼荔枝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程,何達為坦言,2007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家隻能“摸著石頭過河”。“這些年,通過與重點龍頭企業合作,合作社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已有社員59人,緊湊型合作農戶300多戶、鬆散型合作農戶2000多戶,聯農帶農成效凸顯。”
如今,該合作社已成為集農產品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等業務於一體的國家農民合作示范社。2022年,合作社組織和幫助銷售荔枝鮮果2400多噸,桂圓肉300多噸,營業額達1320萬元。
文旅融合也為荔枝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3月,茂名市高州大唐荔鄉文化旅游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內,荔枝元素無處不在,從園林景觀的設計到主題活動的舉辦,都與荔枝緊密相連,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游覽參觀。
與此同時,在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指導下,“荔枝+定制”“荔枝+旅游”“荔枝+康養”“荔枝+文化”等營銷活動不斷變換“新花樣”,“廣東荔枝”品牌也越來越響。
隨著荔枝龍眼全產業鏈平台的逐步搭建,全省現有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荔枝專業鎮、44個“一村一品”荔枝專業村。這些平台不僅為鎮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城市消費者也能夠享受到新鮮、高品質的荔枝產品,進一步促進了城鄉之間的資源要素流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全球機遇
荔枝出口數量金額持續增長
上午11時,茂名市電白旦場鎮賴屋山村村民伍時佳夫婦正在有300多棵荔枝樹的荔枝園裡進行田間管理。“出口的價格要高出一兩元,我每年兩三萬斤鮮果能多掙不少呢,今年的產量預計更高!”他說。
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
作為廣東特色優勢農業和嶺南文化的一張名片,自2019年推動廣東荔枝首次成功“出海”以來,廣東荔枝連續實現出口數量和金額持續增長。
近年來,乘“一帶一路”倡議和RCEP東風,廣東荔枝走上國際舞台。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農產品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排名全國第一。其中,廣東鮮荔枝出口額1.7億元,佔全國荔枝出口比重59.4%。目前,廣東荔枝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覆蓋六大洲,出口1000萬元以上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RCEP為廣東荔枝出口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去年5月25日,廣東澤豐園農產品有限公司出口新加坡的一批鮮荔枝獲簽首份RCEP原產地証書以來,茂名荔枝出口RCEP國家市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今年是荔枝生產的豐收年,目前接到的國外口頭訂單比去年多了,估計今年出口漲幅會比較大。”公司負責人林波說,出口通關也越來越便利便捷,去年公司出口2600多噸荔枝,今年預計超過4000噸。“6月2日起,RCEP將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我們希望嘗到‘頭啖湯’。”他對今年的出口充滿信心。
推動荔枝出口高質量發展,也是貫徹落實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具體實踐。本次大會,是廣東首次主辦熱作產業行業盛會。大會將集中發布熱作產業發展報告、國際合作案例、新品種新技術等一大批成果,有關熱作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代表將出席。
廣東荔枝,全球共享。乘著熱作產業國際合作的東風,廣東荔枝迎來“出海”新機遇,范圍將進一步拓展至世界熱區約140個沿線國家,一條“荔枝絲路”正全新啟航。
南方日報記者 陳薇 彭琳 肖文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