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南嶺國家公園 (擬建)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2023年05月19日10:40 |
小字號

看一眼花開半放、含而不露,如美人櫻唇半啟的廣東含笑花﹔再看一眼花姿優雅、氣味芳香,如舞者低頭偷笑的美花石斛……漫步在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皆風景。這是廣東省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個縮影。據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擬建的南嶺國家公園記錄分布有野生動植物共5470種,其中野生高等植物4748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22種。

海南藍仙鶴。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石門台保護區不斷刷新動植物新種記錄

5月16日,廣東省林業局組織開展“探秘南嶺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記者行”活動,媒體記者實地走訪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親身感受擬建的南嶺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多彩。

“目前,我們石門台自然保護區共擁有高等植物2823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420種,其中就包括了廣東含笑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據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郭國新介紹,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中北部和英德市北部,處在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地勢起伏大,地層古老多樣,地貌復雜,過渡氣候適宜,具有各式各樣的生態環境,因而許多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甚至溫帶的動植物都薈萃於此,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對於動植物區系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014年發表新種-蒲氏瞼虎。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近年來,隨著石門台自然保護區生物科研監測工作的不斷推進,科研工作者和保護區工作人員先后在保護區內發現並發表了多個動植物新種。

“我們石門台自然保護區特有的英德瞼虎和蒲氏瞼虎發表后,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前進管理站高級工程師李遠球稱,這兩個新物種在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與其他瞼虎屬種類一起被列為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近年來,接連發現新物種,進一步印証了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同時為廣東籌建首個國家公園——南嶺國家公園夯實了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

南嶺國家公園(擬建)內記錄野生動植物共5470種

據介紹,擬建南嶺國家公園規劃面積約1931.57平方公裡,涉及韶關和清遠2個市,整合了包括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內的14處自然保護地,是特有、珍稀、瀕危物種高度聚集區,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擬建的南嶺國家公園記錄分布有野生動植物共5470種。其中野生高等植物4748種,佔全省野生高等植物的71.31%﹔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22種,佔全省陸生脊椎野生動物的68.63%。

美花石斛。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南嶺國家公園是中國亞熱帶過渡區生物區系的匯集區域,無論是植物多樣性,還是陸棲脊椎動物多樣性,都是中國陸地生物多樣性特豐產地和珍稀瀕危物種富集區域。”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專家黃金玲介紹,南嶺國家公園不僅是屬於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山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陸地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全球性的科學保護價值。

近年來,廣東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目前已建立了1361個自然保護地,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智慧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和“兩園一中心”融合發展項目有序推進,南嶺國家公園保護修復與生態監測工作穩步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穩步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框架初步建立,生態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為生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黃金玲說。

據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記錄分布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1052種,高等植物6658種,物種資源豐富而多樣,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廣東省林業局印發的《廣東省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行動計劃(2023-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廣東省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0%,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植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5%,全面形成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水平和自然教育服務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廣東省將持續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努力將南嶺國家公園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北部生態屏障、南嶺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中國自然保護地自然體驗和生態教育示范區,開展以國家公園為核心的就地保護行動,不斷構建和完善科學規范的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

(責編:周睿、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