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茂名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奮力打造全省縣域振興范例

2023年02月28日08:07 |
小字號

夜幕降臨,茂名市信宜市錢排鎮雙合村的一河兩岸流光溢彩,水景廊橋美輪美奐,展現出一幅唯美喜樂的鄉村畫卷﹔坐上茂南區金塘鎮“油城墟”的觀光小火車,沿途綠樹繁花相伴,湛藍的“好心湖”水讓人陶醉,文旅融合“景”上添花﹔走進高州產業轉移園內的中力恆金屬實業公司鋁型材和不鏽鋼冷軋板生產基地,感受到強勁的發展勢頭……

近年來,茂名聚焦縣鎮村聯動,推進縣域發展和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但是,茂名市城鄉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縣、薄弱環節在鎮、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為破解這些難題,加快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潛力板,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強調,要緊緊抓住廣東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大機遇,把資源稟賦變為經濟優勢,打造全省縣域振興的范例。

堅持交通先導 建強縣域路網

交通是“先行官”,是打破發展空間壁壘的大動脈。近年來,茂名各地堅持交通先導,積密建強縣域路網,為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過去的一年間,電白緊扣茂名‘兩軸-兩個圈層’發展格局,全力構建外暢內聯的交通網絡,改善城鎮一體化發展。”電白有關負責人細數了該區去年在城鄉交通建設上的成效: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水東灣大橋至博賀灣大橋段、沈海高速公路八車道擴建已完成,疏港鐵路完美收官,廣湛高鐵和茂名高鐵新城項目進展順利,水東灣至吳川機場高速路規劃建設加快推進,連接馬踏、觀珠兩個高鐵站的一級公路水霞段如火如荼施工,G325國道改擴建、樹沙線一級公路、水林路擴建、立德路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環灣北路、生物醫藥產業園道路、海絲大道等配套基礎設施也蹄疾步穩推進中。

“在這一過程中,既打通了不少對外大通道,又構建起有效的城鄉大循環,為促進城鄉發展不斷注入交通新動能,有力支撐了縣域的高質量發展。”這位負責人說。

化州市在交通建設上也下了大功夫。去年,全線貫通機場大道新改建工程,扎實推進機場北互通連接線項目,加快推動廣西北流(粵桂界)至化州高速、化州(米山)空鐵樞紐站。暢通城鄉融合“微循環”,完成廣海路、舊茂化路改造,加快推進國道G207線城區段、縣道X729線(梅石路)改建改線。實現全市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硬底化公路全覆蓋﹔開通63條行政村客運班車,實現全市行政村100%通客運班車﹔對通往“紅色”村柑村的鄉道545線公路,按雙向兩車道標准建設路基寬度為8米的“四好農村路”。建好“四好農村路”160公裡、村主干道206公裡。

“7年前信宜是全省最后一批通高速公路的縣,當時的高速公路裡程隻有包茂高速50公裡。”信宜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雲茂高速開通、陽信高速等開工,該市高速公路裡程新增近160公裡,對外交通大為改善。

在對內方面,去年,信宜相繼建設了玉都快速干線(西線)、礪儒大道、南玉大道、梅崗大道等,尤其是池懷線(池洞至懷鄉)改造工程,完成后將加強信宜中部各鎮之間的交通聯系,推動地方產業發展,促進城鎮擴容提質,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成為懷鄉鎮、茶山鎮、洪冠鎮通往市區及連接包茂高速的便捷通道,以及榕大公路的建設,建成后對完善茶山公路網建設、便於群眾出行、有效緩解茶山交通壓力、促進三華李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等有著重大的意義。

堅持實業為本 促進縣鎮發展

以實體經濟帶動產業振興,是促進縣鎮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茂名各地堅持以實業為本,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為縣鎮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熔鑄車間裡整潔有序、新建項目與投產項目並駕齊驅……記者在高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看到,中力恆金屬公司鋁型材和不鏽鋼冷軋板生產基地項目,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該項目是高州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實體經濟發展而打造的產業項目。作為粵西鋁型材唯一的中游項目,將有效推動高州金屬制品行業工藝轉型、產品升級,達產后預計高州金屬制品行業產值增長2倍。

在去年,高州市的實體經濟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一批大企業、大項目相繼建成。比如,廣藥王老吉、元天水產、鴻順米業等陸續投產﹔禽畜屠宰冷鏈加工產業基地、天洲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產業園即將建成。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總量達35家。引進投資額超千萬元工業項目69個、協議投資113.3億元。建筑業發展勢頭良好,施工總承包一、二、三級資質企業分別增加1、2、12家。

茂南區的實業發展勢頭同樣喜人。去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3萬戶,總量突破11萬戶。60萬噸高嶺土功能材料等7個重點項目建成,茂石化煉油轉型升級、粵電天然氣熱電聯產等大項目落地。愛琴海購物公園、高涼非遺美食體驗地籺村開門迎客。千畝綜合性貨運樞紐茂名東貨場建成運營。花生產業園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公館鎮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羊角鎮入選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4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達年度計劃2倍多。

今年茂南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圍繞產業集群布局產業,全力保障茂石化煉油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立威化工萬噸菊酯農藥、眾聯華65萬噸/年飽和液分離、長業華清5萬噸/年新材料、泓宇能源擴產5萬噸/年生物柴油、粵電天然氣熱電聯產、大唐儲能、蓉電智能電氣設備生產、採倫LED顯示屏、煌富和乾成汽車模具等項目的建設。

去年以來,化州市加快化北生態經濟區、化南臨空經濟區、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區“三個增長極”聯動發展。緊抓“家門口機場”的區位優勢,堅持實業為本、制造業當家,銜接珠三角尤其是佛山產業轉移,重點發展綜合物流、食品加工、南藥健康等產業。立足化橘紅、羅非魚等農業資源,全產業鏈打造“四棵樹一條魚一桌菜”,扎實推進國家級化橘紅和省級水產、預制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堅持文旅融合 推動鄉村振興

文旅融合發展,是農村產業的新模式。近年來,茂名各地堅持文旅融合,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村經濟,實現鄉村振興。

信宜市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文旅產業、生態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先后建成了三華李度假區、錦江畫廊、山水雙合、馬安竹海、竇州裡等文旅項目。

“山水雙合”坐落在錢排鎮雙合村,清澈的雙合河兩岸山巒起伏,漫山遍野的三華李樹,一望無際。初春時節,三華李樹剛長出來的葉子郁郁蔥蔥、一片綠色的世界。白牆黛瓦的民房鑲嵌在三華李樹果園裡,綠樹掩映,幽雅別致。漫步一河兩岸,聽流水潺潺,感受綠水青山的魅力,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當地的農產品如大芥菜、深薯、芋頭、竹筍,還有三華李小苗,都成了游客的“搶手貨”。

“竇州裡”是去年信宜建設的夜間經濟帶項目,這裡的中國牙雕藝術館述說“匠心”故事、文化創意街上演“傳統+新潮”的絕妙碰撞、會展中心(影劇院)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個新地標,成為傳承弘揚信宜文化的特色體驗地,不僅弘揚信宜本土非遺特色文化,還將成為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體的夜間文旅商業主題街區,促進信宜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助推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茂南區金塘鎮的“油城墟”,是茂名市“百墟千村振興計劃”五個特色墟之一,是集中展現油城文化的重點建設項目。其依托露天礦生態公園,以環湖觀光火車為線,串連上垌、譚屋、牙象、洪山、天安、油甘窩、白土等七個鄉村。通過墟村聯動,以點帶面把“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形成“一路一帶一核七村”的空間形態結構。

而另一條特色墟——“疍家墟”,坐落於電白區(水東灣新城)南海街道。這裡充分利用晏鏡嶺的濱海生態資源,挖掘晏鏡海洋文化,同步導入本地美食、特色小吃、文創、民宿、精致營地、裝配式休閑產品、非遺民俗體驗、攝影等多種業態,實現文化、旅游、商業深度融合。

有中國荔枝第一鎮美譽的高州市根子鎮,近年來依托建設國家級大唐荔鄉田園綜合體、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等項目的溢出效應,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粵韻荔村的建設,打造了鄉村振興的樣板。

不負春光,未來可期。茂名奮力打造全省縣域振興范例的鑼鼓已經擂響,隻要我們緊緊抓住省委實施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大機遇,奮楫爭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把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大地的“實景畫”。

(責編: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