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00后傳承醒獅文化,這群姑娘不簡單!

王雅蝶
2023年02月16日14:2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提起文化傳承,你會想到什麼?是老手藝人,還是年輕的文化工作者?如果有機會參與文化傳承,你是否也會像他們一樣,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

新春佳節,用傳統醒獅表演,向父老鄉親拜年,是種什麼感受呢?對於廣東省廣州市南興合興堂醒獅隊的幾名00后表演隊員來說,這是一份自豪與自信。1月26日,《人民日報》第4版刊發了一篇題為《00后女孩傳承醒獅文化》的文章,講述了南興合興堂醒獅隊,這支創立於上世紀80年代的醒獅隊傳承醒獅文化的故事。

從以男隊員為主到組建起一支女子醒獅隊,南興合興堂醒獅隊何以打破傳統、歷久彌新?離不開教練余衛釗、張哲亮的堅持與指導。正如文章中講述的那樣,醒獅隊的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曾遭遇冷眼,遇到過瓶頸。醒獅表演要活靈活現、收獲叫好聲,就意味著“尋青”“採青”“坐頭”“騰空跳”“爬高杆”等動作要做到勇猛靈活,僅一個動作,就需要教練指導隊員一個月練習上千次,並拍攝視頻、逐秒檢查動作。

正是通過教練們的堅持付出,隊員們的反復練習、精益求精,讓他們成為一支受到鄉親們歡迎和喜愛的醒獅隊。這支醒獅隊不僅以醒獅表演為父老鄉親帶來歡樂,讓鄉親們體驗民俗之美,還以醒獅技藝參與競技比賽,獲得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傳統南獅女子少年組一等獎。如今,這支醒獅隊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為傳承醒獅文化注入新活力,續寫醒獅故事的新篇章。

無獨有偶,在廣東,還有很多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承的故事。為讓亞洲的華裔青少年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汕頭市華僑中學組織實施“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多位省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擔任授課教師,通過“線上直播+線上線下互動交流”的形式,教授中國書法課、潮汕工夫茶、潮汕民俗舞蹈等十余門課程,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承。

面對地方戲曲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后繼乏人的困境,東莞市長安鎮烏沙幼兒園自2012年起堅持推進粵劇普及與傳承,通過“粵曲童謠”“手工制作”“藝術性綜合表演”為切入點深化課程,將“唱念做打”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培養少兒粵劇粵曲人才,創作《猴王借扇》《盜庫銀》等13個優秀幼兒粵劇節目,為粵劇普及與傳承培養好苗子。

懷揣著對中華茶文化的熱愛,95后茶藝師紀煒燕從廣東科貿職業學院茶藝與茶葉營銷專業畢業后,便投身潮汕工夫茶文化傳承,成長為國家一級茶藝技師、“廣東省技術能手”。近年來,紀煒燕所在的團隊以潮汕工夫茶為媒開展文化交流,帶領國內外學員領悟中華茶文化、感受茶之美,積極促進中外交流。

作為職業教育大省,廣東致力為職教學生點亮精彩人生。據2022年廣東省職業教育大會發布數據顯示,廣東擁有職業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萬人。讓青春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發光發彩,助力增添文化新活力,讓不同種類的文化遺產展現新的生機,正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追求與夢想。

文化是活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通過數代人的堅守、傳承與創新,文化才得以不斷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每一代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情感不斷地延續下去。

(責編: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