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汕尾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激發更大內生動力

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2022年10月06日09:02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汕尾推動鄉村全域美麗、全面振興。圖為海豐縣海城鎮溫蓮花村下轄厝村。受訪者供圖

夜幕降臨,陸豐南塘鎮南湖村陳婆山老村的大榕樹下,駐唱歌手撥動琴旋低吟淺唱,游客靜靜聆聽﹔海豐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范帶大德媽祖廟景區內,游客在微風吹拂下欣賞著湖光山色﹔城區紅草鎮晨洲村,聲光電融合交匯,音樂噴泉五彩斑斕……近年來,汕尾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加快推動鄉村全域美麗、全面振興,一批新景點在今年國慶假期引得眾多游客紛至沓來,激發出鄉村振興更大內生動力。

編制完成40個美麗圩鎮規劃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汕尾在鄉村振興示范帶規劃編制中,按照“一帶一主題”的原則,注重發揮紅色文化、綠色山水、藍色海洋、田園風光、特色產業、地域文化等優勢,做到以點帶面、串珠成鏈。“我們由原來注重個別村庄的點狀建設轉變為突出片區打造,帶動整體提升。”汕尾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陸豐,當地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原有村庄規劃的基礎上,聘請有經驗的第三方團隊編制景觀帶總體策劃、項目規劃和方案設計,統籌沿線村庄內農房風貌,確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在陸河,當地以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著眼“宜居宜業宜游”,加強沿途旅游景區、美麗鄉村、古村落連線開發,推進周邊紅色旅游資源和生態資源整合串聯。

目前,汕尾2020年規劃建設的10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已初見成效,2021年新規劃的12條示范帶已全面啟動建設。同時,已經編制完成40個美麗圩鎮規劃,完成680個行政村村庄規劃,組織編印農房設計通用圖集近100套。

示范帶成為產業發展新增長點

如何建好鄉村振興示范帶?汕尾市委出台《關於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帶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示范帶季度和年度考核、每兩月一次鎮(街)“登台打擂”、村級重要事權清單管理、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制度,構建起縣鎮村組四級齊抓示范帶建設的格局。

規劃、建設大方向確定后,具體建設中項目由誰牽頭,資金和資源怎麼分配?為此,陸豐市創新舉辦鄉村振興示范帶擂台賽,比賽全程網絡直播,並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分配建設資金,以6億多元的獎勵資金成功撬動各類資金投入超30億元。

汕尾市城區“蚝情萬丈”鄉村振興示范帶,以晨洲村為主要節點,“黨員商鋪”“黨員蚝田”頗具特色。該村6間“黨員商鋪”亮牌承諾,在全村形成黨員誠信致富示范引領效應﹔7名黨員養殖好手拿出185畝“黨員蚝田”,建立技術培訓基地,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

經過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目前,汕尾全市692個行政村2967個自然村全部達到干淨整潔村標准,並建成1525個美麗宜居村、431個特色精品村,建立了農村保潔等七項管護機制,實現自然村污水收集全覆蓋,公廁、戶廁全部達到無害化標准。

鄉村振興示范帶成為產業發展新增長點。截至今年8月份,汕尾全市22條示范帶已籌措資金約38億元,並引入社會資本7.47億元、第三方經營機構47家,開辦民宿51家、農家樂179家。

“夜經濟”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在汕尾,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助力鄉村“顏值”提升、產業引入。如何持續這種好勢頭,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汕尾市各縣(市、區)發揮各地特色和優勢,做好運營文章。

陸豐市在吸引青年返鄉、農旅融合發展、盤活土地資源等方面下功夫。今年8月,位於浪漫荷香景觀示范帶上的橋沖鎮憲法廣場開始設置夜市街,返鄉青年在此擺攤售賣茶飲、小吃等,實現“家門口”就業。今年國慶假期,城東街道霞湖村、金廂鎮金廂銀灘、南塘鎮南湖村、河東鎮青山村等地興起“夜經濟”,鄉村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

海豐縣海城鎮蓮花村下轄的溫厝村積極引才引智、筑巢引鳳,培育鄉村振興的“美麗隊伍”。通過挖掘青年人才、引進專業技能人才和落實“粵菜師傅”工程等舉措,該村建立起一支有情懷有能力的干部隊伍,引進國家級茶藝師團隊5個、培育茶葉專業化種植人才67名﹔周邊15家農家樂、200多名村民的粵菜技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人看到家鄉發展新機遇,紛紛返鄉就業創業。

南方日報記者 郭楊陽 陳欣欣

(責編:朴馨語、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