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封控區特殊群體就醫有了“綠色通道”

特殊小組上門為市民服務。
管控區內精神障礙患者疑似發病,街道調配車輛護送就醫。
在核酸檢測現場,工作人員攙扶一位孕婦辦理相關手續,通過綠色通道。
目前廣州市封控、管控區內有高齡老人80歲以上的889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374人、嚴重基礎疾病者234人(含血液透析患者)、孕產婦1584人、殘疾人1692人。疫情期間,如何確保封控、管控區域內的特殊群體如常就診用藥、生活?
接力送藥、上門核酸、送醫上門……記者採訪中發現,廣州疫情防控工作集結溫暖的力量,黨員志願者客串起了“上門服務員”,封控區、管控區為特殊群體開設就醫“綠色通道”,在特殊時期為特殊群體送上最無微不至的關懷,既有力度又有溫度,讓關心照顧全天候不斷線。
送藥:一孕婦急缺降壓藥,眾人接力送達
如何確保管控區內的病患如常就診用藥?在南沙區欖核鎮,多個特殊人群服務小組成立,成為特殊群體的上門服務員,協助居委開展特殊人群服務工作。他們通過上門巡訪、電訪等形式,了解收集特殊人群的需求,再根據收集到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
家住南沙區欖核居委管控區內的李女士是一名妊娠高血壓孕婦,4月8日中午12點,她發現降壓藥鹽酸拉貝洛爾片已吃完,但鎮內無此藥,隨后她撥通了居委愛心上門服務小組電話,當晚8點左右,經過眾人合力“接棒”,最終她收到上門小組提供的藥物。
“這個藥是我們妊娠高血壓孕婦必備的藥物,直接關系到身體安危,但是這個藥在我們鎮沒有賣,由於身處管控區內,我們家人都無法外出買藥,一家人頓時束手無策。”李女士告訴記者。“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上午11點左右看到居委派發的宣傳單,上面標注了愛心上門服務小組電話,於是我就撥通了小組電話,告知我的需求,不一會兒社區醫生就給我回電並了解我的個人身體狀況,同時協調工作人員購買相應藥物,當天晚上8點工作人員就把藥送到了我的手裡,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全家深受感動。有這樣的工作人員,我們過得很安心也很放心。”
經過多方協調,南沙區婦幼保健院為該孕婦開了一個月降壓藥,但需要安排管控區外的人員到醫院取藥。剛完成管控區外核酸檢測工作任務的公共服務辦殘聯組組長楊惠民了解到此情況后,主動申請承接取藥的任務。
經過欖核居委的調度,楊惠民前往南沙區婦幼保健院拿藥后,在管控區關卡將藥交給管控區內“接棒”的欖核居委工作人員,再由居委工作人員上門送到孕婦手上。
核酸:特殊群體優先安排採樣
特殊群體的核酸檢測也成為防疫人員關注的重點。在核酸檢測工作中,牛角村有30多名高齡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無法自行前往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採樣。牛角村黨總支部專門安排醫護人員和黨員志願者上門採樣。採樣完成后,網格黨員志願者還不忘叮囑他們做好日常防護和居室消毒。
在核酸檢測現場,很多檢測點為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通暖心“綠色通道”,優先安排採樣,同時居民主動為孕婦、小孩“讓位”的場景也時有發生。“請有序排隊檢驗!”在“大聲公”的喊聲中,市民們有序排隊進行檢測。4月9日12時30分許,一位身懷六甲的女士在其愛人的引帶下,來到黃埔區魚珠益庭閣核酸檢測點,工作人員立即迎上前去,攙扶她辦理相關手續,通過綠色通道,完成咽拭子釆樣工作。
採樣現場,黨員先鋒崗字樣、紅黃綠藍白工作服發光發熱,不怕苦和累,頂著烈日炙烤,恪守職責、各司其職。核酸採樣期間,在廣州天河龍洞街文化廣場核酸檢測點出現了暖人心的一幕:轄區一家愛心奶茶店主動送來了170份飲料,為“燜”在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送來了清涼。
就醫:從防疫公務車中臨時調配車輛送醫
連日來,類似的防疫人員助力病患及時就診用藥事件在廣州多地上演。
在白雲區,4月10日,雲城街管控區內一名精神障礙患者有發病跡象,當患者母親發出求助后,雲城街立即啟動醫療救助應急預案,街道綜治辦工作人員與家屬溝通患者狀態,同時報街道防疫指揮部,與管控區域外治療醫院第一時間取得聯系。
由於醫院無法提供接患者的救護車,患者母親年邁,家中無私家車,且擔心送院途中患者反抗,人員送院途中保障問題無法解決。街道指揮部當即從目前防疫公務車中,臨時調配一台車輛,指派專人將患者和家屬送往醫院。與此同時,蕭崗南居委會按照管控通行要求,第一時間為患者和家屬辦理通行証手續,明確“綠色通道”。
4月10日15點30分,在接到通知的2個小時后,雲城街專車、專人將患者和家屬順利送到十幾公裡外的專科醫院,並協助醫院對患者進行治療,隨后,在患者經過醫院醫生確認穩定后,順利將患者和家屬送回家中安置。
在管控區南沙區牛角村,有一名腎病人員要定期到醫院做透析,家屬找到村干部求助。村干部立即聯系鎮防控辦和欖核醫院,並將可以就醫的消息與就醫方式告知家屬,讓患者和家屬消除顧慮。服務小組摸查得知后,特殊人群服務小組立刻咨詢了欖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事宜。中心表示將專門派醫生上門進行護理。
4月4日上午11時,番禺區市橋街醫療保障隊隊員接到一個電話:“醫生您好,我太太有癲癇病史,已經十多年了,一直在番禺區中醫院開藥,病情很穩定。但目前藥已經吃完了,我們又要在家隔離14天,要是發病會很危險,我很擔心,請你們幫幫我們吧!”醫療保障隊駐點隊長吳玉嬋安撫好求助居民后,立刻與番禺區中醫院相關科室對接聯系,順利為患者代開藥,並迅速把藥品送到患者家,叮囑患者按醫囑用藥,如有其他醫療需求立即與醫療保障隊聯系。
文/記者耿旭靜、董業衡、肖桂來、陳鈞聖、何瑞琪、何鑽瑩、湯南 通訊員南宣、欖核宣、郭煥媚、張敏、李杰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