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力做好管控區域內醫療保障

海珠區江南中街封控區內,工作人員在為群眾送物資。
市民在鷺江球場進行核酸檢測。
記者從4月11日晚舉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10日14時至11日18時,廣州新增38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27例,無症狀感染者11例。最近兩天,市內部分區域持續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共採樣823.6萬份。其中,海珠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採樣182.38萬份,全部為陰性。
廣州全力做好管控區域內的醫療保障。健全完善管控區居民就醫指引,方便群眾就醫。請廣大市民朋友按照當前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配合好核酸檢測、掃碼亮碼等措施,不聽謠、不信謠、不傳謠。
新增本土感染者大多為主動排查發現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表示,4月10日14時至11日18時,廣州新增38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27例,無症狀感染者11例。具體情況通報如下:
白雲區管控區域內江夏燈飾建材城聚集疫情新增感染者3例,另與之關聯家庭傳播新增1例,密接傳播1例﹔迪鹿酒吧聚集疫情感染者11例﹔小朱養生館聚集疫情感染者5例﹔
海珠區管控區域內羊羊服裝有限公司聚集疫情新增感染者4例﹔
在其他重點場所、重點人員或密接者排查中發現感染者13例,分別在白雲、花都、增城等。
以上38名感染者目前均收治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病情穩定。從以上感染者情況可以看出,新增本土感染者大多是在管控區域或重點人員中主動排查發現,流調顯示與之前公布的病例存在關聯。
目前,白雲、越秀、花都、增城、海珠部分區域分別劃定了分級分類管控區域﹔4月10日14時至11日14時,全市新增密接2175人、次密接1324人、重點人員4456人﹔兩天以來,市內部分區域持續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共採樣823.6萬份。
市民一旦出現不適請及時就醫
陳斌介紹,廣州全力做好管控區域內醫療保障。根據應急醫療保障預案,全面統籌白雲區管控區域內的5家三級醫院、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床位3622張,全力滿足管控區域內群眾就醫需求。市第一人民醫院抽派普外、兒科、婦產科等骨干醫護力量,進駐白雲區婦幼保健院。
目前廣州的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陳斌呼吁市民按時有序做好核酸檢測。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區域近期可能會繼續開展新一輪核酸檢測,短時間內實施多輪核酸篩查就是盡快把感染者全部查出來。請廣大市民朋友關注所在轄區(單位)通知,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有序接受核酸檢測。
市民一旦出現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時發現,存在病例已經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但並沒有及時到醫院就醫,最終導致身邊人員感染,給家人、朋友的身體健康帶來威脅,額外增加社會疫情防控成本。疫情當前,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嗅覺味覺減退等症狀時,請務必做到“兩不要、一及時”,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接受排查。
海珠區公布24小時熱線響應服務需求
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新聞發言人傅曉初介紹,接報陽性個案后,海珠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4月9日起連續三天開展全員核酸檢測。4月10日在全區范圍內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共設置275個採樣點,1223個採樣單元,市、區投入3198名醫護人員以及1萬多名黨員干部、志願者,完成採樣182.38萬人,全部結果已出,均為陰性。
與此同時,迅速成立區級流調指揮中心,組織衛健、公安、政數等200多人流調隊伍,按照“一病例一專案、一場所一專班”做好流調工作。目前,初步甄別重點場所44個,密接1186人、次密接967人,均落實管控措施。
在疾控專家的指導下,科學劃定封控區4個、管控區3個、防范區2個,涉及南洲街、江海街兩個街道,共23個社區,居民人數151351人。同時,強化區內各類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區內密閉、半密閉場所自4月10日至4月18日暫停營業,餐飲服務單位(含飲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自12日至18日暫停堂食服務。
第一時間保障好管控區域居民的生活醫療需求。此次海珠區管控區域范圍較大,涉及居民15萬多人,其中特殊人群9686人。由區領導牽頭成立工作專班,一管控區一工作專班,建立專班班長、網格長、樓棟長、樓層長“服務保障四長制”,實行“三人小組”和服務對象“雙名單”制,向居民公布24小時服務熱線,及時響應服務需求。
海珠區部分區域實施分級分類防控措施
4月11日,廣州市海珠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海珠區部分區域實施分級分類防控措施》指出,自2022年4月10日起劃定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范圍如下:
一、封控區:南洲街海珠景業創意園1號樓﹔南洲街池滘南大街8號、10-13號、15號之一﹔南洲街后滘南邊街九巷19-28號﹔江海街新村西安大街36號。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措施。
二、管控區:南洲街池滘南大街6號、7號、9號、14-19號、19號之一、21-29號、31號、33號、34號﹔北至洋灣大道和后滘涌,西至廣州大道和西碌涌支涌,南至西碌涌和環城高速,東至景旺街﹔江海街新村西安大街31、34、38號,新村西華八巷7號、西華九巷8號。實行“足不出區、錯峰取物”管理措施。
三、防范區:南洲街全域﹔江海街新村西安大街31號至西華大街11號、20號,西華大街14巷1號至西安大街44號、西華15巷12號。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管理措施。
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居民如遇就醫等困難,可撥打24小時暖心服務熱線:南洲街后滘社區61094287、池滘社區34271487(生活保障),南洲街后滘社區、池滘社區18102819763(醫療服務)﹔江海街新村社區18922349141(生活保障)、18102840031(醫療服務)。
帶鏈接短信肯定是假的?
不一定,可能是5G消息
近來不少市民收到了關於“黃碼”“7天3檢”的短信。有說法稱,如果短信內容中含有網址鏈接,就肯定不是官方短信,可能是詐騙短信。對此,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在新聞發布會上澄清,官方短信也可能附帶網址鏈接,不能完全依此判斷短信真假,官方短信不會要求提供銀行賬號、密碼、手機驗証碼等敏感信息,更不會要求轉賬匯款。
梁文謙表示,市政數局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協調通信運營商,通過“點對點”的方式,向重點人群精准推送公益信息。
此類公益信息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普通短信。例如,曾在重點場所及周邊停留的市民,會收到內容為“7天3檢”的短信,提醒做好健康管理,並及時向所在村居報備。梁文謙解釋,收到該短信不代表一定會變成黃碼。如果是黃碼人員,還會收到處置黃碼的相關指引。此外,從風險地區來穗返穗、接收國際快遞的市民,也會收到進行核酸檢測、加強健康監測的提醒短信。
另一種是通過5G消息,融合了文字、圖像等內容。如市民的手機不支持5G消息,收到的內容就會轉為帶鏈接的普通短信,點擊后將跳轉至5G消息頁面。“所以收到帶鏈接的疫情防控短信,很可能是我們發送的5G消息。我們會抓緊優化設計,努力減少市民的誤會。”梁文謙說。
文/記者廖靖文、梁超儀、黃慶(除署名外)
圖/記者陳憂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