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街道社區全力推進老年群體新冠疫苗接種

106歲的梁婆婆在荔灣區事尊老人公寓順利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一針劑的接種。
老年群體新冠疫苗接種是社區構筑全民免疫防線的重要一環。開設老年人接種專場、設置流動疫苗接種點(隊)、免費接送、醫護人員或志願者全程貼心陪護……在廣州多個街道和社區,打通老年人接種最后一公裡、打消老年人接種疑慮的諸多暖心服務正在進行。記者了解到,接種者不乏九旬甚至百歲老人,不少已接種的老黨員、老街坊更成為代言人,做起疫苗接種宣傳、現場服務志願者,共同為筑牢全民免疫防線出力。
現場 多名百歲老人積極、主動接種
3月30日上午,在番禺區鐘村街道謝村村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105歲的街坊馬婆婆看到街道疫苗接種的宣傳通知后,主動前來接種疫苗。馬婆婆出生於1917年,已過百歲高齡,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聽力視力都很好,天氣好的時候,還經常一個人拄著拐杖在村內轉一轉。接種前,醫務人員仔細詢問了馬婆婆的健康狀況,查看病歷資料,向其本人和家屬詳細講解了接種需要注意的事項,在確認其健康狀況穩定的情況下,為她順利接種了新冠疫苗。馬婆婆表示,接種后身體並未感到不適,要號召更多的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
在荔灣區事尊老人公寓,106歲的梁婆婆順利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一針劑的接種。遵循“知情、同意、自願”的原則,在梁婆婆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醫護人員為梁婆婆進行接種。“我們年紀大了,走路都走不遠,也不知道怎麼打疫苗,感謝醫護人員專門上門服務,體貼周到。”梁婆婆說。
3月27日下午,花都區炭步鎮三聯村疫苗臨時接種點迎來了一位102歲的老黨員龔子垣。醫務人員對龔爺爺的身體狀況進行了評估,確認他滿足接種條件,順利為他接種了新冠疫苗第一針,刷新了炭步鎮疫苗接種者最高年齡紀錄。
服務 流動設點、專車接送 打通接種“最后一公裡”
3月28日,陰雨綿綿,越秀區大塘街在東皋大道新開設的流動接種點迎來了一位約95歲的白發阿婆。這位阿婆聽說家門口設了疫苗接種點,在家人陪同下前來接種第一針疫苗。老年人出行難,是影響疫苗接種率的原因之一。在廣州多個街道、社區,為打通老人接種“最后一公裡”,流動接種點送苗到家門口、流動接種隊送苗上門、專車接送等貼心服務持續開展。
在相對分散的村居,流動接種小分隊“哪裡有需要,就服務到哪裡”。3月27日起,花都炭步鎮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對疫苗接種存顧慮等問題,由鎮機關駐村干部、衛生院醫護人員和村社干部組團成立5支機動靈活的“疫苗接種小分隊”,不分工作日節假日流動在全鎮各村居,實現一天上門10個村,3天28個村居全覆蓋,將政策宣傳和接種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3月30日,白雲區太和鎮衛生院疫苗接種機動服務小分隊前往夏良村,為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進行體檢評估,嚴格按照流程對符合接種條件的老人進行接種。“一直希望家人能夠打疫苗,但是苦於下不了樓,上門打疫苗的措施也方便了老人。”一名家屬說。當天,該院為10名特殊人群提供了上門接種服務。
而在人員密集的城區,疫苗接種專車穿梭在大街小巷。3月29日,越秀區黃花崗街菜寮社區一位90歲的老人聽說社區有專車接送后,在家人陪同及居委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坐上專車到就近的疫苗接種點完成了第一針疫苗接種。
海珠區也推出多項便民措施,如赤崗街設“疫苗接種接送公交線路”,官洲街在長者最喜歡去的侖頭公園設臨時接種點。
陪護 醫護答疑、同齡人示范打消疑慮
“我年紀大了,出門少,不打也沒事?”“我的這些老毛病,是不是禁忌証,不能打疫苗?”不少老人對疫苗接種知識了解還不充分,有諸多類似的疑慮。
“醫生,我做了心臟手術,可以打疫苗嗎?”“我有多年的高血壓。”“我患了慢阻肺。”……近期,白雲區衛生健康局統籌轄內醫療資源,抽調28位由內科、呼吸科名醫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巡回到各鎮街開展老年人接種健康評估,打消群眾特別是高齡群眾的接種顧慮。
作為同齡人,黃埔區文沖街道石化社區居民馮叔對老人們的顧慮深有體會。馮叔說,有一些怕打針的,或是擔心自己一個人不方便的,他就全程陪著。“我陪著你一起去打”,馮叔這句話給了很多老人家一顆“定心丸”,從咨詢、排隊、填表、登記,到接種結束留觀,馮叔一直陪伴,結束后護送他們回家。
番禺區鐘村街針對老年人群信息渠道相對單一、對安全性心存顧慮等,以同伴教育、上門做通思想等方式,讓老年人了解接種、主動接種、自願接種﹔針對有意願但害怕接種的老人耐心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並全程陪護、接送,用真心、真情打動老人。“我很怕打針,有你們前期的講解與疏導,我現在不怕了!”83歲的張爺爺說。
文/記者 湯南、陳鈞聖、肖桂來、董業衡、耿旭靜、廖靖文、何鑽瑩、吳多、曾衛康、何瑞琪、徐靜 通訊員 江興夏、董穗、蔣蕾蕾、馮嘉健 江楚君、黎振建、荔宣、炭步鎮宣、市橋醫院
圖/記者吳多 通訊員荔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