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出台促進住宿餐飲業發展專項政策

1月13日,《廣州市促進住宿餐飲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正式印發。據了解,《若干措施》是廣州市獲批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后,出台的首份促行業發展規范性文件,是建設世界美食之都,擦亮“食在廣州”金字招牌的具體舉措。
出台13條措施,助推行業發展
《若干措施》從激發市場活力、優化政務服務、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制定了鼓勵創新產品服務供給、豐富住宿餐飲消費品牌、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企業申請外擺經營等13條措施,進一步優化住宿餐飲消費供給,釋放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動能,促進行業發展。
據悉,在激發市場活力方面,《若干措施》鼓勵創新產品服務供給。鼓勵住宿餐飲企業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把握消費者需求趨勢,開發適應綠色經濟、親子經濟、一人經濟、銀發經濟、顏值經濟、社交經濟等新消費趨勢的特色住宿餐飲產品,營造特色消費場景並鼓勵餐飲行業商協會、餐飲企業組織研發具有廣府特色的菜品標准、服務標准。
此外,《若干措施》也強調豐富住宿餐飲消費品牌的作用,表示支持全球性、全國性住宿餐飲企業品牌在廣州開設首店並鼓勵國內外餐飲行業機構、企業在廣州舉辦美食節、美食文化周等餐飲交流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中也注意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重要性。鼓勵住宿餐飲企業自建集點餐、優惠派送、咨詢發布、結賬等於一體的服務平台、配送平台,推動數字化營銷。鼓勵電商平台推出減免服務佣金、開展主題培訓、提供流量支持等優惠措施。鼓勵金融、電商、支付平台等機構與住宿餐飲企業合作,推出市場化促銷措施,激發消費活力。
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若干措施》不僅通過支持企業申請外擺經營,推動擁有固定經營場所、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証的餐飲企業,在符合程序和條件的情況下可在所屬建筑物紅線范圍內以餐車、快閃店等方式開展臨時外擺經營,還放寬促銷活動審批監管,表示允許住宿、餐飲場所利用自有場地開展線下宣傳推廣和促銷活動,低風險地區原則上不限制促銷活動舉辦。
而且《若干措施》還強調完善夜間經濟配套措施,表示將在條件具備路段適當設置夜間臨時停車泊位。
值得關注的是,《若干措施》提出試點打造限時步行街區,鼓勵各區在條件成熟的路段,試點打造分時制步行街。
面對疫情,《若干措施》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住宿餐飲業發展。加強分區分級精細化管理,低風險地區原則上不限制餐飲堂食﹔中風險地區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暫停大廳堂食的,大力推廣自提、外賣、無接觸配送方式。
在加大扶持力度工作方面,《若干措施》強調要鼓勵擴大企業規模,表示住宿餐飲企業2021年下半年營業規模較2020年下半年每累計增加1000萬元,即給予最高5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200萬元﹔同時還將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對達到限額以上標准的住宿餐飲企業,新設或升級門店、供應鏈建設、數字化運營等基礎設施軟硬件投入費用超過100萬元的項目,最高可給予項目實際總投入的30%、限額100萬元的資金補助。
暖企惠企扶企,引導行業升級
嶺南商旅集團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給廣大本土住宿餐飲企業帶來了溫暖。一整套措施組合拳,引導企業創優提檔、給予行業大力度扶持,各項貼心政務服務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大便利,為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保障。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提到,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廣州市及時發布促進廣州住宿餐飲業發展若干措施,極大提振了行業士氣,增強了企業信心。措施順應了當今主流消費趨勢,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新思路、新玩法。政策出台必定有利於為住宿餐飲行業營造更為寬鬆、和諧的營商環境,充分體現廣州市作為服務型政府的擔當與魄力。行業協會將與廣大行業企業一起認真用好政策,積極開展轉型升級,共同為“食在廣州”書寫新的輝煌。
作為全國首個獲得“中華美食之都”和“國際美食之都”雙料稱號的城市,廣州也是世界美食城市聯盟成員,餐飲業綜合實力一直居於國內前列。
近兩年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住宿餐飲行業發展帶來困難與挑戰,廣州市及時出台系列紓困政策和行業發展促進措施,推動成立“廣州外賣賦能工作專委會”,舉辦暑期消費促進月、國際美食節等系列活動。2021年1至11月,全市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22.6%,增速高於全國全省水平。
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商務局將陸續出台政策細則,組織舉辦2022年中華美食薈、國際美食節等行業盛會,不斷推動住宿餐飲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食在廣州”知名度美譽度。(記者許曉芳 通訊員穗商務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