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揚:辛丑深秋黔西南寫生紀事

今天(11月11日)出版的《文匯報》在《筆會》專欄刊發我國著名書畫家范揚先生的《辛丑深秋黔西南寫生紀事》。
在文中,范揚先生以白描筆法饒有興趣地記述了在黔貴寫生的見聞軼事。文末還配發了范揚的一幅寫生圖。全文如下:
辛丑深秋黔西南寫生紀事
范揚
辛丑深秋,我作為主講導師與《中國美術報》學員赴貴州寫生。程瑞鑫帶隊,學員二十余,隨行有山東電視台馬成等二人,助教楊軍等,我、金玲、范立一家三口,自家隊伍三十余人。加上貴州“墨池”攝影組隨隊,一行共約四十人,兵強馬壯,准備齊整。一路邊畫邊游,教學一體,師生融洽。
10月16日,我們一家三人與楊軍由北京飛貴陽,瑞鑫來接機。當晚,與當地的畫家方坤、陳爭及朋友們一聚,老友新朋,相聚甚歡。席間,談到貴州風物,刺梨貴茶,苗繡苗藥,長了見識。
17日上午,我在貴州省文史館“山骨講堂”作了一個講座,題為“山水畫寫生之我見”。講座播放了山東電視台所攝我今年5月在皖南寫生的影像教學片。一路我作旁白解說,影像互動,圖文對應,真實生動,現場效果挺好。講座上有學員提問,我隨機應答,氣氛活潑,贏得一片掌聲。
中午,地方主人請我們品嘗了酸湯魚。此湯乃番茄加醋熬成,魚是鲇魚、黃辣丁之類,味道鮮美。又加魚腥草、薄荷葉,入湯佐酒,很有特色。我們人多,一共擺了四桌。
下午,寫生團全體人員驅車往六盤水市。方坤先生原本任六盤水市文聯主席、美協主席,引導我們前行。有方兄在,到地頭大可放心。
到得六盤水,天色已晚。
六盤水是由六枝、盤州、水城三個城鎮合並組成,是為大三線特區。方坤說,當年全國之科技人才、大學生、工人及重裝設備雲集六盤水,尤其東北工業基地之遷來,不容易。一代人艱苦奮斗,卓絕奉獻,開拓建設了這個最早的特區城市。當晚,到“青田羊肉火鍋店”用餐,本地黑山羊,味道不錯。
18日上午,到月照鄉寫生。月照鄉山頭峻厚,奇峰突兀。有神雕峰,山形如座山雕昂首挺胸,雙翅舒展,氣宇軒昂,神採飛揚!實乃鬼斧神工、神雕天成是也。我畫了一件寫生,邊畫邊講,以作示范。
下午到了獨山村,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綠蕉﹔更有十裡畫壁,翠色如屏。遠遠望去,山路盤旋,蜿蜒如龍。我對景揮毫,畫了一件大麻紙,寬200厘米,高50厘米,畫了三個半小時,氣勢頗壯闊。
畫成,恰有獨山村村民趕牛回村,我當即畫了下來。人背竹簍,牛身赭黃,煞是好看。人們說“貴州黃牛勝和牛”,說其肉嫩鮮美,勝過日本和牛哉。
晚上,到古鎮水城裡“天下第一鍋”吃烙鍋。有意思的是,一般鐵鍋是凹鍋,水城的烙鍋卻是中間凸起的。牛肉羊肉、土豆洋蔥貼餅子似的貼在凸鍋上,澆上自家榨的菜籽油,邊烙邊吃,油爆吱吱,香氣四溢,食客揮舞鏟刀倒騰肉菜,比吃韓式燒烤來勁兒。當地朋友豪情請客,朋友來了有好酒,客人到了嘗烙鍋。
19日上午又到月照鄉獨山村寫生。時霧籠山鄉,峰巒起伏,水流繞山,村屋青蔥。我用淡墨輕嵐小青綠設色為之,畫出點意思,款題“月照獨山水自流”,挺抒情的。
中午去吃農家飯,雞蛋金黃,臘肉深紅,野菜碧綠,刺梨酒香,好吃好吃。酒后又畫《月照山頭,雨淋畫壁》一件,用淺絳法,墨色淋漓障猶濕,筆法痛快氣已吞。
方坤兄極力推薦去畫附近的阿勒河谷,車到地頭,果然是好去處。高山流水,林壑幽深,恰如巨然之畫活化,范寬溪山之再現。我從流泉水口開始畫起。河谷由近及遠,水流有聲﹔山崗自低到頂,絕壁千仞。山水大佳,我畫亦大佳也。
畫成,回首又見橋畔坡岸上,有高壓鐵塔林立叢生,映照在藍天綠野下,大有趣味。我迅捷提筆,揮毫自在,作小畫一幀,題名“阿勒河谷新農村”。
20日,寫生團移師牂牁景區。此地,司馬遷《史記》有載: “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余步,足可行船。”牂牁古國大約與春秋戰國同期。入漢,夜郎國取而代之。 《史記·西南夷列傳》載: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 ‘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夜郎自大”的成語出乎此地,流傳2000年,有意思。
中午抵達景區。吃團餐,嘗極腥之魚,嚼蠟切鴨,皆不堪入口哉。午覺一小時后到牂牁江邊寫生,風景極佳。擺開攤子,陳列畫具,悉心描繪,畫“牂牁江畔”橫式手卷一件。畫面上煙雲四起,江流水涌,山色蔥翠如洗,屋宇鱗次櫛比。我畫了三個多小時,畫得不錯,滿心歡喜。剛剛畫畢,霧雨來襲,而我畫已成矣。
晚上,有六枝的美協主席龍興江請客,其同學有個便利店即在300米開外。店堂寬大,擺了兩個圓桌,便可餐飲。上了酸湯魚,花鰱紅湯,黑羊肉。魚與羊是為“鮮”字也。我們兩桌十余人,酒酣暢飲,痛快痛快。
飯后,方坤、張道剛等回貴陽,大家就此別過,互道珍重。張道剛先生與名人張道藩同族同輩,這一路為我們同行導覽,相聚甚洽,與我作詩唱和,頗為投緣。
21日,龍興江秘書長帶領我們驅車兩小時到了岩腳鎮。
岩腳鎮,顧名思義,鎮子緊靠山岩腳下。岩腳鎮在茶馬古道上曾是個大驛站,是滇黔鹽道樞紐。直到近現代時,還是商貿往來集散地。鎮上現存有唐家馬店建筑群遺址。熱鬧時曾有客館數十間,馬廄數十間,可容客商百余人,佔地十余畝,此乃大店哉。隔壁是二進謝家茶館,喝茶聽戲,娛樂休閑之場所也。鎮子有古碉樓一座,踞坐河邊,俯瞰全鎮,頗可入畫。我把碉樓畫了下來,河岸垂柳入水,叢樹背后有民居。我共畫了兩件寫生,一繁一簡,各臻其妙。
下午1點,入岩腳鎮街,煮石磨面,吃烤肉餅,逛石板街。看小商販沿街設攤,所售之物品大多自制,頗為簡陋。
稍后回到牂牁鎮。在景區停車場邊的二樓涼台上又畫了一件江景山城。用筆隨意而活潑,率意為之是也。
入住宿舍后,天色漸晚,我又畫50厘米水墨方卡紙一件,筆墨頗順暢。此刻,牂牁江風平水靜。我也正好“黑團團裡墨團團”,純用水墨畫出了牂牁江畔“黑墨團裡天地寬”的感受。
22日,晨起早餐后,在楊軍房間裡畫窗外牂牁江橫式小手卷一件。后又到八角陽台上畫一件江邊即景,畫上灰瓦嫩黃房子,還有嫣紅姹紫三角梅。
戶外風大,我把大棉被披挂在欄杆上,像晒被子般挂起擋風,頓時好了許多。山區寫生,特別要注意避寒防濕。前一晚畫方卡時,金玲在側理紙,幾近完成時,江風忽來,寒氣襲人,金玲受了風,頓覺不適哉。身體要緊,要處處當心。
中飯一頓團餐,吃得不錯,有面食做得像大蘑菇,倒也逼真。飯后,大部隊開拔,趕路往興義市萬峰林景區,車程約五個小時。
車行半山,途經觀景台,這裡是我多次路過想作畫的地方。天氣不錯,於是停車作畫。登高遠眺牂牁江,大場景氣象不凡。江天一覽,天水共色,群峰逶迤,山色晴朗,確是雲上牂牁,人間奇境。我畫了一個小時,收獲一件不錯的作品。
隊伍大車前行,直開萬峰林。我們小車沿途經過黃果樹。俗話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於是,我們順道去看了黃果樹大瀑布。我們一家三口加上程瑞鑫同行。到了景區,乘300米長扶手電梯直下,梯上已聞風水聲,空中自有霧氣騰。
國慶長假剛過,景點人少氣清。到得現場,但見飛流直下三百尺,直面瀑布挂前川。貴州第一景,果然好去處。悔不曾帶了畫具,故隻能目識心記,悉心體會,放曠胸懷,望景得氣。於是拍照打卡,到此一游,留以為憶。
景區出來,找了一家飯庄,又吃酸湯魚,紅燒雞塊,野菜炒蛋。新鮮花鰱,魚有五斤重,雞則是跑山雞,皆是瑞鑫去廚房探班選取。瑞鑫又去門口小店買了一瓶茅台王子酒,就菜下酒。
晚上11點半,小車到達預約之民宿“悅棲裡”,入住二樓,房間挺干淨,室內裝飾具日本風,簡潔實用,有泡澡圓池大浴缸。一路勞頓,便放了熱湯泡澡,洗洗睡也。
23日,上午到南龍布依古寨。這是個真正布依族聚居的古寨,有說是千年寨子,又有說600年前明初的寨子,現存的干欄式老屋木樓亦有300年的歷史了。寨子裡古樹盤根錯節,奇形怪狀,恐怕真有600歲、800歲樹齡也。樹名黃葛樹,與黃果樹同音,是桑科、大葉榕屬。
我先是畫了寨門,看得寨子依山而建,居高臨下。寨子前有摩托車開過,我亦畫了下來,一是增加動感,二是農民出山進山用上摩托車了,也方便,也進步了。
畫完寨門,移步換景,轉身畫山坡下民居。大木屋邊有芭蕉林,很是入畫。接天蕉葉無窮碧,綠蔭深處有人家。我放筆直取,須臾,白描稿成。助手楊軍大呼停筆留趣,班長友迪說還當加顏色,隨類賦彩。圍觀同學們也各有議論說辭。於是,吾從眾,潤之以色,畫完了,確也畫出了氛圍,效果大佳。
彼時木屋主人查姓老漢來了,說是祖上應為浙江查姓,明初隨軍到此屯田扎根。現有兄弟七八個,皆住此處。我拿了畫兒與其合影,畫面身后即是他查家老屋也。
時至中午,上山入寨,上了木樓,吃布依農家飯,有五彩米飯,有甘蔗土燒,吃雞塊,嚼臘肉,大快朵頤。酒足飯飽,杯盤狼藉。一時我也畫興大發,收拾了吃飯桌子,就地取景,畫將開來。
其時,有村民牽驢牽馬走過,我就把它畫了下來,山路盡頭有公雞母雞相逐,我也畫了下來。路邊晒著三四十個大南瓜,也入了我的畫面。木屋瓦頂、干欄樑柱、老樹磴道,眼前種種,入我筆下,成了圖畫。
此山古人開,此樹古人栽,此地真是畫家寫生的好去處。進寨時候,聽說正有鄉村干部在商量如何開發古寨。我想,可千萬不能亂搞,千萬要保留原汁原味,原樣原貌原生態才有看頭。
寫生團全天在寨子裡畫畫,我又畫了一件白描,畫了老樹白干,還有老屋叢樹。
畫累了,放鬆歇歇,驅車回程。傍晚回到民宿“悅棲裡”,與主人錢老板聊天。小伙子叫錢海成,哈爾濱人,日本留學,學的是土木工程。海歸后到此一游,看山色如黛,油菜花黃,動了心,留了意。於是自行謀劃,買屋改樓,佔得了這一方風水。其取名“悅棲裡”,我想大概是“我喜歡這裡,我就住在這裡吧”。
我們談得來,於是拎了酒,找了家相熟的牛肉干鍋店,共進晚餐。錢總入店,大聲直呼:“老板娘,切幾盤牛肉上鍋,炒幾個雞子兒來!”席間喝了三種酒:司機大李之無標茅台鎮,錢總弟弟經營之茅台鎮,另還有外國“奔富”紅酒一瓶。瑞鑫能喝,錢總豪爽,范立跟進,范揚、金玲小酌,司機李師傅和美協秘書長楊文軍要開車,不喝酒。一會兒又上了揚州炒飯,香噴噴一大盤,分而食之,味道還挺正宗。聽說這小鎮上有揚州炒飯一條街,大約是適應旅游人群口味,供需相向,自然成就的吧。
24日,晨起自7點至9點,畫窗外萬峰林。景色極佳,心情大好,我畫得順手順意。
9點后,點評學生作業。學員用功,一路寫生,畫出了不少好畫,不虛此行。
此番黔西南之行,教學相長,我看了也開心,獨樂亦眾樂,其樂也融融。我共畫了二十件寫生,范立、金玲也各有十件作業,收獲滿滿。
下午2點中聯航5256航班,興義飛大興機場,三小時后安全抵達。同行者范揚、金玲、范立、楊軍及馬成二位。司機文豪接機,回到中海紫金苑家中。此行圓滿,我心歡喜。
2021年10月26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