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全國首個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地方指導意見

近日,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印發《關於先行示范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的意見(2021-2025年)》(以下簡稱《意見》)。據介紹,這是全國首個關於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地方指導性意見。
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既是深圳“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明確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內在要求。《意見》指出,要實施兒童優先戰略,堅持“從一米高度看城市”,在法規制定、政策規劃、資源配置等方面引入兒童視角,建設具有全球超大城市特點和國際影響力的兒童友好型城市,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意見》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深圳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完善兒童友好制度體系、兒童友好空間體系、兒童友好服務體系和兒童友好參與體系等四大體系,確定了12個方面的重點任務,計劃到2025年建成在全國先行示范的兒童友好型城市,並力爭實現兒童友好社區全覆蓋。
《意見》特別關注當前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民生突出問題,以目標為導向,著重解決問題,提出多項務實舉措,如構建兒童安全保護綜合體系,切實保障兒童安全﹔加強兒童活動場地建設,拓展兒童服務陣地和活動平台﹔實施基礎教育學位保障攻堅計劃,新增基礎教育學位90.8萬座﹔加快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拓展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供應渠道﹔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和診斷治療,滿足兒童日益增長的心理服務需求等等。
《意見》主要有六方面的創新:
一是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
從市委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加強黨政統籌領導,加大力度扎實推進,以快速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繼續保持深圳市在這一領域的創新引領優勢。
二是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完善黨政統籌、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多元參與的共建機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是聚焦民生突出問題
從群眾迫切需求出發,著重務實解決群眾反映較強烈的民生問題,也符合當前生育政策調整后政府公共服務的改革方向,有利於全面三孩政策落實。
四是探索兒童友好大數據智慧服務
打造大數據支持體系,為兒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務。
五是配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戰略
創造兒童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為城市發展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匯聚人才、留住人才,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六是提升深圳國際化城市形象
充分發揮兒童民間外交優勢,打造兒童友好對外開放之城,擴大深圳兒童友好的國際影響力。(記者 黃子芸 通訊員 孟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