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廣東推出全新《網絡輿情學》教材

2021年07月24日10:45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廣州7月24日電 (陳育柱)由曾勝泉等三位輿情研究專家撰寫的全新《網絡輿情學》專著,近日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闡釋了網絡輿情理論,復盤分析了眾多典型案例,為各界人士和高校學生提供了一部生動鮮活的網絡輿情教材。

  網絡輿情學是一個新興的學術領域,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快速成長。因其理論體系涉及眾多學科且實踐性極強,以往單純的理論整合和案例集成類的圖書都不少,但能夠形成獨立理論體系且對網絡輿情應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的,少之又少。

  《網絡輿情學》以多個學科的理論為基礎,對網絡輿情的類型特征、傳播機理、監測研判、應對處置、發展趨勢等,都進行了獨到的理論分析和邏輯推演。其中,“黃金兩小時法則”等眾多創新理論的提出和運用,推動了整個網絡輿情研究的發展,走在了輿情研究的前沿。

  本書作者在既往的輿情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典型輿情案例,並對這些輿情的起因、發展、應對、效果等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對這些鮮活、典型、資料翔實的網絡輿情事件的復盤和分析,使本書更緊貼實踐,對輿情應對的實操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

  基於如上兩個方面,本書在總體框架上分為理論篇和實踐篇兩個部分,圍繞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最典型最鮮活的輿情案例展開,視野開闊。理論置於血肉豐滿的案例中去詮釋說明,案例則在邏輯清晰的分析中提煉升華理論。兩者彼此轉化,有機融合。讀者可以跟著作者的筆觸和思緒,在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的敘述中學習和提升。

  本書作者曾勝泉、文遠竹、魯釔山,分別來自互聯網管理機關、高等院校和主流媒體,在互聯網輿情管理、研究和實踐中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既有把握全局的高度,又有學術的嚴謹和扎實的實踐。本書是他們各施所長,彼此碰撞,用3年時間打造的心血之作。

 

《網絡輿情學》序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等,作為部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網絡輿情治理在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如何科學有效應對網絡輿情,依法維護社會、政治、經濟穩定以及公民、法人權益,已然成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乃至個人在互聯網時代無法回避的重大現實課題。當前,我國正全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網絡輿情的學科建設迎來歷史機遇,亟需迎頭趕上、以盡其用。

  為此,我們要盡快創建中國特色網絡輿情學,研究好、回答好網絡輿情治理實踐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培養大批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人才,推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提高全民網絡媒介素養,為提升網絡輿情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學科支撐。

  筆者認為,網絡輿情學應當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偏重於應用性研究的前沿學科,既要對當下網絡輿情現象做實証研究,又要解析基礎性問題、提煉標識性概念,形成一系列高水准、有價值、集成性的學術研究成果,成為一門體系完備、理論成熟、實踐性強的獨立學科。為此,必須立足國情和網情,構建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輿情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科學揭示網絡輿情生成演變的內在規律,豐富發展中國網絡輿情治理領域的概念體系、理論體系以及應對處置方法。具體可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是從研究方向看,應把握我國網絡輿情的發展脈絡、構成要素、表現特征,建構網絡輿情學概念體系和內容框架,形成標識性學術概念和原創性理論觀點,為學科定位和長遠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二是從研究內容看,應聚焦我國網絡輿情的內在肌理、突出問題和發展趨勢,探尋網絡輿情的生成原因、演化規律,分析輿情主體的心理特征、行為方式,構建網絡輿情監測搜集和預防預警指標體系,完善網絡輿情風險評估和協同處置機制,總結網絡輿情應對的經驗教訓和戰略戰術,力爭以自主性、獨創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支撐學科發展。

  三是從研究方法看,應立足黨政機構、企業和個人的網絡輿情應對實踐,通過案例分析、實証研究等手段,從經驗層面探究網絡輿情的生成、演變、傳播及其背后的影響因素﹔應打破學科界限,促進跨學科交叉研究,吸收新聞學、傳播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公共管理學、計算機科學、圖書情報學等相關學科領域之精華,准確揭示網絡輿情治理手段與治理效能之間的因果關系﹔應樹立國際視野,保持開放心態,借鑒國外相關學科的前沿理論和一流成果,使中國網絡輿情學的學科建設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創建中國特色網絡輿情學,是廣東輿情工作者的共同願望。眾所周知,廣東是媒體大省和互聯網大省,地處改革開放和對敵斗爭前沿,重大改革舉措在這裡先行先試,新的矛盾問題在這裡較早暴露,全球思想文化在這裡頻繁交鋒……這些因素決定了廣東是網絡輿情形勢最復雜嚴峻的地區之一,也是境外敵對勢力利用網絡滲透破壞的首沖之地。廣東社會各界迫切需要樹立網絡輿情風險意識,練就過硬的輿情應對本領,牢牢守好國家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南大門”。故此,筆者在7年前出版的暢銷書《網絡輿情應對技巧》的基礎上,於2018年底開始策劃《網絡輿情學》內容框架,工作之余思考撰寫,並於今年初完成書稿,以期實現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飛躍。

  筆者希望,依照上述思路潛心探索,能夠編寫出一部可以科學指導我國網絡輿情治理實踐、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普適性教材。為此,筆者專門邀請了兩位具有豐富新聞採編實踐和新媒體管理經驗、熟悉網絡傳播理論和實務的專家學者,共同完成本書。

  誠然,由於作者能力和水平所限,本書難免存在諸多不足,敬請大家不吝批評指正。

  (本文有刪節)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