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粵劇《鴻勝館》首演觀眾呼“過癮”

2021年07月25日07:59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鴻勝館》首演觀眾呼“過癮”

  主演彭慶華能文能武,唱做俱佳,既舞獅,又武打,展現了兼收並蓄、剛柔並濟的藝術才華。

  劇中傳統南獅表演非常精彩。

  “醒獅、蔡李佛拳在粵劇舞台上呈現得如此精彩,《鴻勝館》太燃了!”7月23日、24日晚,新編粵劇《鴻勝館》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觀眾好評如潮。

  粵劇《鴻勝館》由廣東粵劇院、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出品,廣東粵劇院演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彭慶華領銜主演,黃春強、康健、李俐穎、謝偉新等名家新秀聯合主演。

  將紅色題材與南派功夫相結合

  粵劇《鴻勝館》由國家一級編劇尹洪波任編劇,著名編劇家陳錦榮任粵劇改編,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國家二級導演涂雨錚、優秀青年導演郭俊欣任導演。該劇創排歷時兩年,是繼粵劇《紅頭巾》后廣佛兩地聯手打造的又一部粵劇,入選“永遠跟黨走——廣東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場大型舞台藝術精品展演”劇目。

  《鴻勝館》是紅色題材,同時反映了佛山的武術文化。佛山武術主要有洪拳、詠春和蔡李佛三大拳種,在文藝作品中,洪拳、詠春已有很多表現,但蔡李佛還很少。同時,以前表現佛山武術題材主要是講人物的故事,比如黃飛鴻、葉問等,而本劇更加側重武館的故事、武館的理念。

  “粵劇《鴻勝館》將紅色題材與佛山功夫結合起來,進行藝術探索和市場探索,相信會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觀賞效果。”出品方代表之一、佛山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楊凡周說。

  彭慶華:希望這部戲成為精品佳作

  彭慶華演出后接受了媒體採訪, “創排這部戲有壓力,但是很幸福,我不僅在演藝上得到了提升,還全程參與整部戲的創排過程。”他說,“這部戲的創排得到了佛山鴻勝紀念館、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院的大力支持,全劇組在鴻勝館、廣州體院老師的悉心教導下練得很認真,我自己盡管有武功底子也重新去學習,力求在舞台上最大程度還原蔡李佛拳。此外,又要唱又要兼顧武打,對我的體能要求是很高的。”

  創排這部戲很辛苦,劇組不少演員受了傷,“我足足瘦了10公斤,是墊了棉襖在裡面才能把衣服撐起來。希望通過不斷修改提高,這部戲可以不斷傳播,成為粵劇的精品佳作。”彭慶華說。

  盡顯南派武術風范,感情戲也動人

  演出一開場就有精彩的傳統南獅表演,主創團隊嚴格遵循傳統,不但使用斤兩十足的古制獅頭,還壘砌三層橋凳讓演員攀爬跳躍。很多觀眾是第一次看傳統南獅表演,大呼過癮。

  劇中的鴻勝館總教習趙維元由彭慶華飾演,他能文能武,唱做俱佳,既舞獅,又武打,展現了兼收並蓄、剛柔並濟的藝術才華。

  劇中,趙維元與一眾弟子展示了南拳優秀拳種之一的蔡李佛拳。龍鶴雙形、弓步虎爪、軟巾功,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引發觀眾喝彩聲不斷。在第三幕中,趙維元與黃春強飾演的武師黃成發在佛山商會激烈開打。隻見黃成發一記飛腳,把茶案踢出幾米之外,趙維元從容接案,隨即一掌拍下酒杯應聲而起。雙雄奪杯上演“打手橋”,一推一讓、一拳一腳有程式,有特點,盡顯南派武術風范,台下掌聲不絕。

  武戲之外,“感情戲”也相當動人。劇中,當得知師弟梁烈焰奔向光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彭慶華把趙維元為國為民、一心救國、爭取進步加入黨組織的既迫切又欣喜的心情表現無遺﹔當知道母親被反動官紳劫持被迫打擂時,他又把趙維元忠孝兩難全的復雜心態刻畫得當。最終,趙維元為了完成黨組織成立佛山總工會的壯舉,毅然奔赴擂台與黃成發決斗,深深感動了觀眾。

  演出結束后,彭慶華邀請總導演丁凡、粵劇改編陳錦榮等主創人員上台,與演員一道向觀眾謝幕。台下觀眾觀演后意猶未盡,久久不願離去。“太精彩了!粵劇舞台真是有無限可能,與舞獅、武術結合得很完美。”佛山戲迷陳先生激動地說:“近距離看舞獅和武打,那種感覺很真實、有味道,看完我都想去武館學兩招了!”

  文/記者 張素芹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