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為發展注入活力
廣州加快提升經濟新動能
5月14日,來自廣州南沙的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小馬智行,成為首家獲得北京市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的創業企業,期望未來為北京提供更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方案,幫助緩解城市交通阻塞,提高物流效率,構建智慧城市,另一方面凸顯出廣州近年來加快培育數字經濟、催生經濟新動能的努力。
強動能
實現招商引資逆勢增長
今年以來,廣州市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抓手,不斷催生經濟新動能,共安排重大項目1642個、年度計劃投資4798億元,1—4月已完成總投資1396億元,在積極對沖疫情負面影響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季度,廣州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整體呈現跌幅收窄趨勢,4月份進一步好轉,經濟改善勢頭明顯。
春暖花開,龍穴島中部一片廣闊的水田上,數十台挖掘機正在密集作業,總投資逾200億元的南沙港四期工程正在緊張進行。預計2021年項目建成后,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將超過2200萬標箱,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廣州國顯(維信諾)是投資超百億元的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總經理鄭紅對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印象深刻,“廣州市成立項目服務工作組下沉至企業現場服務,實現項目當年供地、當年動工、當年竣工,比常規建設提前7個月。”
數字顯示,廣州市一季度全市新洽談產業招商項目517個,意向投資總額超百億項目6個,實現招商引資逆勢增長,全球企業以近1.4萬億的計劃投資額為廣州發展投下了信任票,實現了重大項目“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
“廣州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主動作為、有效作為、精准作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強大支撐,”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說。
塑優勢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48小時之內,凱普生物生產的核酸試劑盒就獲得了歐盟的CE認証﹔兩周之內,廣藥集團完成磷酸氯喹片的復產,“老藥新用”的磷酸氯喹片納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生物醫藥企業在疫情中體現出的“廣州速度”,彰顯出廣州構建完整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的“硬核實力”。
今年,廣州市政府1號文大力推動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全市擁有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3800多家,從技術研究、中試到產業化產業鏈條完整,已形成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再生醫學、精准醫療、體外診斷等優勢產業集群。
此前,廣州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框架下,出台了《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廣州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意見》《廣州市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系統推進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各領域集群加快發展。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率先構建起上游技術研發、臨床試驗,中游轉化中試、生產制造,下游上市應用、流通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
此次抗疫中,人工智能成為中堅力量。不少市民都使用過穗康碼口罩智能預約服務、佳都集團的AI體溫人臉追蹤監測系統、零氪醫療的AI輔助診斷系統,企業辦公和學校授課更是運用微信視頻會議系統、科大訊飛智能在線教學服務獲得更多便利。
在5G產業賽道上,廣州同樣領跑在前。無論是嶺南傳統文化的中心越秀,還是現代都市的天河商圈,或是山水田園的從化生態設計小鎮,人們均可與5G智慧燈杆不期而遇。目前,廣州市已建成5G基站超2萬座,一座全國一流的5G商用試點城市和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正脫穎而出。
“我們就是要通過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實現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說。
拓未來
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熱土
5月8日,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正式揭牌,其中包括以5G、阿裡雲、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類項目,以5G智慧港口、BIM技術+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融合類項目,以及以華為“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百度阿波羅智能汽車生態基地等為代表的創新類項目,總投資達1800億元。
儀式上,廣州“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的揭牌尤其引人注目。該項目由華為攜手廣州無線電集團共同打造,將充分利用廣州軟件信息產業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鯤鵬計算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發力新基建是城市發展的必選之路,新基建的核心是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打造數字產業生態,提升數字經濟活力,加速城市智能化升級。”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周建軍談了對“數字基建雲聚廣州”活動的理解。這些項目將引領未來數字經濟萬億規模增量,有力促進經濟筑底回穩。
其實,廣州早已布局推動新基建。通過實施重大項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專項行動,廣州先后成功獲批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綜合類北斗產業示范園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相繼建設了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生物產業園、國內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LGDisplay、西門子集團全球首家變壓器數字工廠等一批高質量產業項目。
在廣州規劃的實施數字新基建行動計劃中,亦將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到2022年,將建成5G基站8萬座,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等8個重點產業集群。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最能感受到廣州未來在數字經濟領域勇於進取的信心和決心,騰訊、阿裡巴巴、國美、小米、歡聚時代、唯品會、環球市場等一批項目正加快建設。阿裡巴巴集團、螞蟻金服戰略發展部華南區總經理劉楠說,“廣州是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一片熱土、一塊試驗田,前景十分廣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2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