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區出台激勵措施、實行專項行動
防疫不鬆勁 建設不減速
返崗啦!3月23日上午10點,滿載著541名湖北籍務工人員的29輛赴鄂“返崗直通車”緩緩駛入廣州黃埔區綠軸廣場返崗直通車返車點。
2月28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5G連線、網上直播的方式,集中展示66個新投資項目開工、20個項目簽約落戶的場景。項目以生物安全、生物醫藥為主,投資總額約1335億元,達產產值約2843億元。
“疫情防控不鬆勁,投資建設不減速,我們一定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戰,在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彰顯廣州擔當和廣州責任。”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表示。
“激勵8條”
溫暖關愛一線干部
2月18日,九龍鎮中心衛生院急診科護士長馮燕華和另外4名來自抗疫一線的同志,依托該區綜合指揮平台,通過5G視頻連線,在黨旗面前庄嚴宣誓。
此前,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還在休產假的馮燕華,把5歲的大女兒和僅有4個月、尚在哺乳期的二胎寶寶托付給家人照顧,主動請纓返回崗位。
及時提拔重用、優先晉升職級、優先評優選優、統籌安排輪休調休補休、解決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月7日,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台激勵疫情防控一線鐵軍八條措施(以下簡稱“激勵8條”),激勵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和聯防聯控基層工作人員沖在一線、干在實處。“火線入黨”的馮燕華就是其中的優秀典型。
“激勵8條”規定:注重在一線考察、識別、培養干部。對在疫情防控斗爭中不辭勞苦、不畏艱險、表現突出、條件成熟的及時提拔重用、優先晉升職級﹔業績突出的事業單位人員、雇員和其他聘用人員,可按規定在職稱評聘、崗位競聘、績效工資分配等方面優先考慮﹔經受考驗的村(社區)干部和青年人才,優先納入村(社區)組織換屆推薦人選。
“激勵8條”還明確要求關心、保障一線工作人員。對長期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和心理上及時給予關懷支持﹔統籌安排一線人員輪休調休補休,有針對性地為其減壓釋負,解決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快速認定因履行疫情防控處置職責導致的工傷,強化工傷保險服務﹔及時落實相關補助政策。
“暖企8條”“穩企6條”
緊緊穩住制造業
每天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不少於20萬隻口罩、對首次進入本區就業的規上工業企業員工給予最高1000元就業補貼、聯合廣州市出資2000萬元開展抗擊疫情和生物安全科研攻關、強化金融支持為中小微企業撬動金融機構貸款60億元……2月27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制定出台《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戰疫情保穩定促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穩企6條”)。
早在2月4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就在國家級開發區率先出台暖企政策(以下簡稱“暖企8條”),重點解決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困難。“‘穩企6條’針對性更強、有效期更長,主要是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共渡難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注入強大動力。”區長陳勇表示。
作為全國工業百強區亞軍、廣州市“工業一哥”,該區緊緊穩住制造業。對上年度產值10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020年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10%、15%、20%以上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一次性獎勵。同時,進一步提振服務業。對上年度營業收入2億元以上的現代服務業企業,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實現一定增速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區內管理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綜合體,給予最高10萬元一次性防疫補貼。
“百名局長服務千家企業”
推動有序復工復產
黃埔區實行“百名局長服務千家企業”專項行動,組成24小時全天候駐廠應急工作小組,“一對一”盯生產、“一對一”提產能、“一對一”保運行。得益於專項行動,廣東朗固實業有限公司從一家專業生產防電弧服和沖鋒衣的企業,成為該區首家生產醫用防護服的企業並日產2000套。
2月4日,為了找到一家有條件轉產醫用防護服的廠家,該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黃小杰不停在企業名單上圈圈畫畫,直到打通了朗固公司執行董事黃春花的電話。“一拍即合,我們也想為防控疫情貢獻力量。”黃春花說。
區內各部門通力合作、精准施策,一一化解轉產難題。需要透氣覆膜無紡布,多家供應商已停工,區工信局得知情況,立即帶著面料樣板上門協助訂貨﹔需要封邊壓條機,市場監管局立刻從區內企業緊急調撥來8台設備﹔需要“十萬級潔淨車間”,就在黃春花跑遍食品廠、藥品廠都無果時,區市場監管局藥化處打來電話:終於找到了……2月14日,成功取得廣州市防控急需用醫療器械備案憑証﹔15日,完成首批醫用無菌防護服收儲,日產量猛增至2000套。
“連日來,全區累計255名區職能部門局長,點對點、線對線、面對面,為企業貼身服務,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組副組長谷林告訴記者。
截至2月25日,該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16家全部復工,99家世界500強企業100%復工。至3月23日,規模以上建筑業累計復工復產企業73家,復工率達97.30%﹔規模以上服務業累計復工復產企業2634家,復工率達99.58%。目前,全區工業復產率超過90%。(本報記者 羅艾樺)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24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