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9月13日,由中宣部新聞局主辦,廣東省委宣傳部新聞處承辦的“重走長征路”之廣東主題採訪活動的記者們進入韶關南雄,由此拉開採訪活動廣東站的帷幕。
    “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9月7日在江西瑞金啟動,活動旨在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全國人民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由中央、廣東省及韶關本地近20家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在12-15日三天的時間內深入走訪韶關南雄、仁化、樂昌等地,從基層第一線挖掘大量反映新時代革命老區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成就的報道。
     時代在發展,但長征精神不會被時間沖淡,記者們將用筆和鏡頭,穿梭時空,挖掘長征背后的故事,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的偉大征途上的巨大成就。

    手機、照相機、攝像機、無人機,全部上場﹔
            微博、微信、客戶端、直播平台,統統開啟……
            在三天的採訪活動中,來自中央、省及韶關市媒體的記者們用各種傳播手段報道紅軍戰斗過的地方發生的變化,報道粵北老區人民發揚紅軍精神與貧困作斗爭的故事。

韶關·南雄>>



採訪團走進田新村。

     

     中央媒體“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團走進南雄 感受新農村建設成果



      

南雄革命歷程輝煌,1930年劃歸中央蘇區管轄﹔《毛澤東選集》中提及的“水口戰役”在此打響﹔紅軍長征后,項英、陳毅、陳丕顯在南雄開展了三年游擊戰爭,陳毅元帥在此寫下著名的《梅嶺三章》﹔1939年冬,中共廣東省委遷駐南雄瑤坑,領導了全省的抗日救亡運動。2010年,南雄市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


採訪團一行分別在南雄烏逕鎮和油山鎮,聆聽了南雄市史志辦介紹烏逕新田紅一方面軍進入粵境第一仗的情況和1935年初,項英、陳毅率部在油山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情況,並參觀了烏逕鎮田心村新農村建設和居家養老活動中心、油山革命紀念碑教育基地。

[詳細]
採訪團走進田新村。

中央媒體“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團走進南雄 感受新農村建設成果

     南雄革命歷程輝煌,1930年劃歸中央蘇區管轄﹔《毛澤東選集》中提及的“水口戰役”在此打響﹔紅軍長征后,項英、陳毅、陳丕顯在南雄開展了三年游擊戰爭,陳毅元帥在此寫下著名的《梅嶺三章》﹔1939年冬,中共廣東省委遷駐南雄瑤坑,領導了全省的抗日救亡運動。2010年,南雄市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 採訪團一行分別在南雄烏逕鎮和油山鎮,聆聽了南雄市史志辦介紹烏逕新田紅一方面軍進入粵境第一仗的情況和1935年初,項英、陳毅率部在油山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情況,並參觀了烏逕鎮田心村新農村建設和居家養老活動中心、油山革命紀念碑教育基地。 [詳細]

韶關·南雄>>

風車旋轉的畫面將在油山鎮再現。

     

     脫貧不畏難 革命老區油山鎮要借“風”崛起

        


粵贛交界處的油山鎮,方圓百裡村庄分散,山高林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南雄縣委就在油山率游擊隊創立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后,1935年初,項英、陳毅率部在油山堅持三年游擊戰爭。解放后,油山鎮被列為革命老區。2001年,中共南雄市委、市政府在油山游擊隊指揮部所在的油山鎮坪田坳村建立了油山革命紀念碑。紀念碑為磚石砌筑,花崗石砌基座,白色大理石砌碑身,碑頂為三樓式懸山頂蓋?紅色琉璃瓦,正面刻“油山革命紀念碑”字樣,碑座后鑲紅色大理石,上刻碑文,介紹老一輩革命家在油山的革命斗爭歷程。

[詳細]
風車旋轉的畫面將在油山鎮再現。

脫貧不畏難 革命老區油山鎮要借“風”崛起

     粵贛交界處的油山鎮,方圓百裡村庄分散,山高林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南雄縣委就在油山率游擊隊創立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后,1935年初,項英、陳毅率部在油山堅持三年游擊戰爭。解放后,油山鎮被列為革命老區。2001年,中共南雄市委、市政府在油山游擊隊指揮部所在的油山鎮坪田坳村建立了油山革命紀念碑。紀念碑為磚石砌筑,花崗石砌基座,白色大理石砌碑身,碑頂為三樓式懸山頂蓋?紅色琉璃瓦,正面刻“油山革命紀念碑”字樣,碑座后鑲紅色大理石,上刻碑文,介紹老一輩革命家在油山的革命斗爭歷程。 [詳細]

韶關·仁化>>

張良勝老人向採訪團講述銅鼓嶺戰役的點滴往事。

     

     城口的紅軍鉻印:一嶺一街一廣場一故居


        


 紅軍長征經過廣東的一個重要地點就是仁化城口鎮。這裡的“一嶺一街一廣場一故居”,記錄了紅軍在這裡戰斗的點點滴滴。

    

仁化城口銅鼓嶺阻擊戰,是紅軍長征入粵后的一次慘烈戰斗,紅軍以犧牲140多名指戰員的代價,突破敵人精心設置在城口一帶的第二道封鎖線,為紅軍西進創造了條件。解放后,為紀念這次戰斗,緬懷犧牲的紅軍烈士,人民政府曾修建紀念碑,供后人瞻仰。2008年又對紀念碑進行了重建,以讓后人緬懷英雄豐功偉績,告慰先烈英靈,發揚紅軍長征精神。



[詳細]
張良勝老人向採訪團講述銅鼓嶺戰役的點滴往事。

城口的紅軍鉻印:一嶺一街一廣場一故居

     紅軍長征經過廣東的一個重要地點就是仁化城口鎮。這裡的“一嶺一街一廣場一故居”,記錄了紅軍在這裡戰斗的點點滴滴。

     仁化城口銅鼓嶺阻擊戰,是紅軍長征入粵后的一次慘烈戰斗,紅軍以犧牲140多名指戰員的代價,突破敵人精心設置在城口一帶的第二道封鎖線,為紅軍西進創造了條件。解放后,為紀念這次戰斗,緬懷犧牲的紅軍烈士,人民政府曾修建紀念碑,供后人瞻仰。2008年又對紀念碑進行了重建,以讓后人緬懷英雄豐功偉績,告慰先烈英靈,發揚紅軍長征精神。 [詳細]

韶關·仁化>>

平田村的村民黃由福、石下村賴世華講述紅軍的戰斗故事。

     

     五山村民:紅軍故事要世世代代講下去

        


 今天,中宣部組織的“重走長征路”大型採訪活動進入樂昌。樂昌市位於廣東省最北端,北與湖南省宜章、汝城兩縣交界,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這裡也是紅軍長征廣東段中重要的一站。

    

82年前,純朴的樂昌人民熱情地迎接了紅軍的到來,今天,將紅軍的故事和精神代代相傳正成為樂昌人民的神聖使命。

[詳細]
平田村的村民黃由福、石下村賴世華講述紅軍的戰斗故事。

五山村民:紅軍故事要世世代代講下去

     今天,中宣部組織的“重走長征路”大型採訪活動進入樂昌。樂昌市位於廣東省最北端,北與湖南省宜章、汝城兩縣交界,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這裡也是紅軍長征廣東段中重要的一站。

     82年前,純朴的樂昌人民熱情地迎接了紅軍的到來,今天,將紅軍的故事和精神代代相傳正成為樂昌人民的神聖使命。 [詳細]

韶關·樂昌>>

張求華希望媒體更多地宣傳綠竹酒。

     

     老區有一個紅軍成就的特產 

        


1934年,紅軍長征經過樂昌,由於條件艱苦,戰士們沒有什麼生活裝備,但見滿山毛竹,就地取材,用竹子做成了杯子喝泉水。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樂昌五山鎮麻坑村的村民張求華聽到當地老人講起這個故事,受啟發想到把毛竹和美酒結合起來,制作竹酒。歷經3年的嘗試,2015年終於釀出綠竹酒,並成功注冊“能哥”商標。

[詳細]
張求華希望媒體更多地宣傳綠竹酒。

老區有一個紅軍成就的特產

     1934年,紅軍長征經過樂昌,由於條件艱苦,戰士們沒有什麼生活裝備,但見滿山毛竹,就地取材,用竹子做成了杯子喝泉水。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樂昌五山鎮麻坑村的村民張求華聽到當地老人講起這個故事,受啟發想到把毛竹和美酒結合起來,制作竹酒。歷經3年的嘗試,2015年終於釀出綠竹酒,並成功注冊“能哥”商標。 [詳細]

韶關·樂昌>>

夏耕時的“鏡面”梯田。

     

     返鄉創業,他用互聯網帶領老區人民走上致富路

        


樂昌五山鎮石下村,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歷年來這裡都出土有槍械、籮筐、斗笠等物品,保存完好的紅軍墓都深深地烙著長征的記憶。這裡也是美麗鄉村的代表,村裡的上黎組梯田被國家農業部譽為“全國十大美麗田園之一”。在這裡,中宣部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採訪團遇到了回鄉創業的陳柏雄,一位用互聯網帶領老區人民走上致富路的年輕人。

[詳細]
夏耕時的“鏡面”梯田。

返鄉創業,他用互聯網帶領老區人民走上致富路

     樂昌五山鎮石下村,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歷年來這裡都出土有槍械、籮筐、斗笠等物品,保存完好的紅軍墓都深深地烙著長征的記憶。這裡也是美麗鄉村的代表,村裡的上黎組梯田被國家農業部譽為“全國十大美麗田園之一”。在這裡,中宣部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採訪團遇到了回鄉創業的陳柏雄,一位用互聯網帶領老區人民走上致富路的年輕人。 [詳細]

精彩瞬間

人民網廣東頻道策劃 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制作:李士燕 題圖設計:吳潤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