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廣東頻道 >> 專題 >> 廣州“禁電”八年路:宜堵宜疏?

廣州“禁電”八年路:畸形亂象爭議不斷

    “禁電”大背景下的廣州,上路的電動自行車卻依然禁而不絕,銷售市場上也有“超標車”的身影。能買不能騎?如何管控約束?
    業界、專家、市民等曾經多次發聲,要求解禁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究竟該“堵”還是該“疏”,成為社會各界一直熱議的話題。[詳細]

廣州市近四成電動自行車抽檢不合格

    日前,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電動自行車抽檢報告,抽檢結果顯示,近四成電動自行車存在質量問題,超過最高時速成為不合格產品的“通病”。
    抽檢中,有13款樣品被檢出最高車速項目不合格,8款樣品被檢出整車重量項目不合格。此外,抽檢中還有一款樣品被檢出車架/前叉組合件震動強度項目不合格,3款產品腳蹬間隙不合格。[詳細]

暫無解禁計劃
  • 電動車解禁?想得有點美!

    廣州市交委主任冼偉雄公開表示,在道路資源增長有限的廣州,再增加一種佔用道路資源的個體出行工具,增加公交發展的難度,是“歷史的倒退”。
        陳建華市長也早已表態,“限摩限電取得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兩害相權取其輕,要鞏固限摩限電成果”。
        而在綠色出行者的眼中,電動車環保節能,減少污染,代表著未來趨勢。[詳細]

違規上路頻發
  • 服裝批發城外 電動車照樣飛奔

    “禁電令”下的廣州,電動自行車仍隨處可見。筆者走訪發現,在番禺、白雲、天河東圃等地,電動自行車往往是成群成片地出現。
       廣州市人民北路、上下九一帶有大量小商鋪經營服裝批發和零售生意,這裡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員和貨物往來,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車成了工人們最愛的交通工具。
        有快遞員坦然表示,車是公司配的,很少被抓。即便是被抓到了,公司也會承擔相應的罰款。[詳細]

超標照賣不誤
    • ·央視曝電動車市場隱患重重
          《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中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於每小時20公裡。 [詳細]

    • ·廣州超標電動車照賣不誤
          “振眾力”款電動車在今年3月被質監部門點名,指其整車質量、最高車速均超標,應予禁售。
          但是在廣州街頭,依然可以看到這款電動車在光明正大地出售。[詳細]

有標准 未落地
以疏代堵可否
    • ·政協委員連年呼吁解禁電動自行車
    • ·  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教授楊中藝認為,開放使用電動自行車對於減少路面行駛的乘用車數量,鼓勵綠色出行,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城市有重要意義。[詳細]
    • ·電動車無道可行?建慢行車道系統
    • ·  “電動自行車解禁,關鍵是有路可走。“楊中藝同時指出,要保障電動自行車的上路安全與規范管理,就要建設一套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統。[詳細]
禁電大事記
  • ·      2004年10月
    廣州市政府制訂《廣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稿)》,其中特別說明,從廣州的實際情況來看,為了真正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減少道路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通行矛盾,提高機動車通行速度,廣州市決定對於電動車、助力車“不予登記,不准上路行駛”。


    ·      2006年5月1日
    《廣東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的出台,為廣州有關部門的“禁電”提供了法律支持。該《條例》有關規定將權力下放到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對電動自行車做出規定。


    ·      2006年5月15日
    廣州市發改委發出信息,廣州市擬從當年8月1日起,在廣州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上牌和上路行駛。


    ·      2006年6月
    廣州公安局連續召開3場“電動自行車管理座談會”。廣州警方同時委托廣州市社會經濟調查隊開展的專項民意調查顯示,78.4%的人認為廣州的交通狀況不適合電單車通行,主行派隻有力量薄弱的5.6%。


    ·      2006年11月14日
    廣州市公安局正式發出《關於對電動自行車和其他安裝有動力裝置的非機動車不予登記、不准上道路行駛的通告》。次日起,廣州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上牌上路。

網友留言(點擊查看)
署名:

  

實拍廣州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