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廣東頻道 >> 專題 >> 又是一年清明時,古節刮起現代風

        “清明”知多少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清明節的傳統習俗除了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炫酷風”

  • 淘寶推出“代客掃墓” 代跪代哭代獻花
      電影《私人訂制》裡代人掃墓哭喪的情節已經成為現實,淘寶網也出現了代客掃墓的業務,買家隻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賣家會按照買家的要求進行祭祀掃墓,服務包括代跪、代哭、代獻花等,收費500元左右。【詳細】

  • iphone ipad 應有盡有
      燒紙、冥幣、黃菊,這些傳統祭品如今又有了新的“競爭對手”——銀行卡、豪車、別墅,甚至時下炙手可熱的iPhone、iPad也現身祭奠用品市場。【詳細】

    土豪金算啥有人訂游艇
      今年的祭品市場,從中華煙、茅台酒、麻將、象棋到各式家電、車房一應俱全。據老板介紹,還有人來訂購游艇和滑雪具。【詳細】

古節也新潮
  • 寺廟回收香油做肥皂
      廣州多個寺廟對拜祭品進行回收利用。香灰泡在水中沉澱,灰水用來洗碗,灰泥用來種花,香油則回收用來做肥皂。【詳細】

    孝子十年堅持每周上墳
      武漢孝恩陵園每逢周六上午,總有一位中年男子拿著抹布,提著兩瓶水到陵園,清潔母親的墳墓,陪母親聊天1個多小時,堅持了整整十年。【詳細】

  • 移動祭掃時代 武漢姑娘加拿大遙祭亡父
      今年的清明季,武漢市不少墓園進入“移動祭掃時代”。在加拿大上學的武漢姑娘小薛,視頻連線正在墓地現場祭掃的親人,通過視頻,看到了祭掃父親墓碑的整個過程。【詳細】

古節新貌議不停
  • ★wifi祭品,祖先能否看懂?
    • ·  這年頭,當祖先也難——如果他們在九泉之下有靈,看到子孫后輩重金買來並焚燒的冥版wifi路由器,紙扎的電腦、高級轎車和飛機,是否也該仰天長嘆:自己為什麼又在這個世界上out(落伍)了一次!【詳細】
    ★莫讓祭掃燒紙燒掉文明新風
    • ·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老百姓祭拜時都喜歡燒紙錢、放鞭炮。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祭掃多年的當今,仍有超八成市民表示會“燒紙”。懷念和祭奠先人的心態固然是好,但肆意燒紙祭掃隻會讓霧霾雪上加霜! 【詳細】
    ★新祭品受追捧折射文明祭祀宣傳短板
    • ·  以WiFi路由器、“馬上體”冥幣、冥間護照為代表的新祭品,吸引了不少眼球。不過,一些老年人對這些另類祭品卻不大感冒。這背后,折射出文化習俗的短板。很顯然,傳統文化的習俗機制正在遭遇巨大挑戰。 【詳細】
  • ★誰把清明“濃縮”為祭掃?
    • ·  慎終追遠、春耕春種、踏青尋春“三大項目”有機組成了完整的清明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清明漸漸被“濃縮”為祭掃了。其余的文化內涵漸行漸遠,祭掃卻日益凸顯,而且凸顯到了不恰當的程度。 【詳細】
    ★守望清明,尋找漸遠的真義
    • ·  年復一年的清明,沒有太多新意。現代人之於清明節,意念中恐怕已經把它簡化成一個假期了,祭拜只是假期的一個內容而已。雖心有戚戚,儀式卻簡化了很多,尤其是孩子們,已經與這個傳統文化范疇日益疏遠。 【詳細】
    ★別讓奇葩祭品玷污了清明節的“清明”
    • ·  每到清明,各種奇葩的祭品和行為都會讓公眾大跌眼鏡,前幾年就有紙扎“小姐”、“偉哥”這樣的低俗祭祀品,也有人經營代人掃墓。如果祭祀只是浮於形式,這本身就是對祭祀文化的曲解,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玷污。 【詳細】
最炫“清明風”
清明之我見
微博話清明
新潮祭品連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