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中国|餐桌百味,山野四时

在岭南人的饮食哲学中
“鲜”是至高无上的追求
而将这种抽象的风味
化为具体实感的
莫过于雨后山林间破土而出的精灵
——菌菇
粤北韶关
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水
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各类食用菌
它们不仅是自然馈赠的“山珍”
更串联起从林间土地
到全球餐桌的美味故事

餐桌百味,山野四时
“鲜”
刻在广东人的味蕾基因里
无论是文火慢炖的老火靓汤
还是猛火快攻的各式小炒
所有庖厨之技
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将那口转瞬即逝的美味牢牢锁住
送入唇齿之间

这份对“鲜”的追求
自然地将人们的目光
引向了粤北山林
——韶关
在这里
各类食用菌悄然生长
它们凝聚了山野的灵气
与雨露的精华
成为当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山珍”

天赐沃土,千年菌香
史料记载
“南华菇:元(原)出曲江南华寺
土人效之
味亦不减北地蘑菇”
在清代
当地菌菇就已声名遐迩
年有岁贡
韶关地处南岭山间盆地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
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共同构筑了
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床”
这里常年温和湿润
雨泽充沛
林间柔和的漫射光
搭配富含有机质的森林土壤
可将这份源自岭南生境的鲜美
稳稳酝酿

标准化栽培大棚
将草菇佑护在“家的港湾”
从一年两收到产量丰饶
悠悠菌香,醇厚绵长

鲜肴荟萃,其味无穷
每一种蘑菇
都能在韶关人的手中迎来“蜕变”
“家常山珍”草菇
肉质肥厚脆嫩
口感清甜鲜香
自带独特的菌香气息
简易的操作也能锁住原汁原味
热火激发出肉类的咸香油脂
再加入新鲜草菇爆炒
草菇的鲜甜与肉类的脂香融为一体
清炒、蒜蓉蒸、炖汤
依旧风味无穷

“清香袅袅”茶树菇
口感脆嫩有嚼劲
风味浓郁醇厚
带有淡淡的茶香味
清水慢火出真味
火候到时韵味长
茶树菇把一盅汤的鲜味托得更高
茶韵香在唇齿间回味绵长

“菌菇真神”真姬菇
结合平菇的鲜、滑菇的厚、香菇的韧
清炒、煲汤、涮火锅
各种做法都能驾驭
“金枝玉叶”白玉菇
成就回味无穷的下饭菜
“真菌皇后”金耳
化身口感绵滑的甜品
杏鲍菇、黑树花、黑木耳、黑皮鸡枞菌
等多种菌类
汇聚成“蘑菇宴”
让食客一饱口福

自然馈赠,走向世界
如今
韶关的菌菇不仅丰富了本地人的餐桌
更跨越山海
去往更远的地方
在当地的现代化种植基地里
每天有成百吨的新鲜菌菇
被采收、分拣、包装
它们之中
有相当一部分搭乘冷链快车
飘洋过海
出现在泰国、越南的冬阴功锅里
马来西亚的肉骨茶旁
甚至远至欧洲
成为西班牙、荷兰超市里
备受青睐的“东方鲜味”
这些“会旅行”的蘑菇
真正让韶关的山水之鲜
与世界各地的美食产生了共鸣

与此同时
菌菇的形态也变得愈发多样
在“蘑力星球”等农产品推广活动中
产业与体验深度融合
人们可以像品尝零食一样
享用酥脆的“小菇酥”
或者用一盒“什锦炸菌”
轻松做出一桌美味佳肴
这些便捷的产品
让菌菇的鲜美
以更轻松的方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从深山到都市
从传统宴席到便捷快餐
韶关菌菇
承载着自然的密码与匠人的心意
将岭南的“鲜”味基因
书写成一张飘香世界的美食名片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涂胜 刘云 张永生
策划:翟巧红 行家玮
文案:宁玉瑛 实习生刘玄 赵怡华
字体:万祥生
设计:王丽瑶
支持:韶关市政府新闻办 韶关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