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40余年巡山超20万公里 用脚步绕赤道走了5圈——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龙洞林场退休党员张来仔

2025年07月04日09:29 |
小字号

“当看到山青了,草绿了,树高了,动物多了,我觉得爬山钻林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张来仔是广东龙洞林场的一名退休护林员,1964年生,1981年进入雷州林业局下属林场,17岁就成了一名护林员。1987年调入广东龙眼洞林场从事护林员工作,从风华正茂的从小伙子一直干到身形佝偻的花甲老人,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护林员”“全国绿化奖章”“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好人”等荣誉。

今年七一前夕,笔者来到龙眼洞林场,见到了已经“赋闲”的张来仔。如今他脱下了迷彩绿,穿着一身便装,身形瘦削,背有点驼,脸上的皱纹如山间沟壑。他表示,干了四十多年的护林员工作,天天翻山越岭,突然闲下来有点不适应。现在有事没事总喜欢往林区走一走。对于之前取得的荣誉,他淡淡地说“我永远是党的护林员”。四十余载春秋,他始终坚守护林一线,将森林防火的重任与守护野生动物的使命牢牢扛在肩头,用脚步丈量青山,以忠诚书写担当,在林海深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如今,张来仔的先进事迹吸引了越来越多跟随者,新一代的护林员正接过张来仔的接力棒看护着广东的这一片绿。

退休后的张来仔喜欢经常到林区走一走看一看

退休后的张来仔喜欢经常到林区走一走看一看

张来仔说,他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他17岁时便与护林工作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每天张来仔的工作从早8点开始到晚8点结束。出门前,他将“护林三件套”穿戴整齐,这三件套包括砍柴刀、长衣长裤以及防蚊帽。砍柴刀用于撩拨草丛,赶走毒虫毒蛇,破坏非法架设的捕鸟捕兽的罗网;那剩下的两件宝贝,是对付蚊虫。张来仔说,林区蚊子非常多,若没有防蚊帽,眼睛都睁不开,所以他干脆一身长衣长裤,热得汗流浃背也是如此。

退休前的张来仔在巡山中

退休前的张来仔在巡山中

在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前,他所在的草塘管护站只有一名护林员,所以他几乎没有休息日。细算下来,40多年来,张来仔平均每日巡山15公里,总路程已超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了5圈。

“在国有林场改革前,护林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据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张来仔调入林场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居住的是简陋棚屋,山上没水没电,要捡柴烧火做饭。他每次下山买一次菜分几天吃,一天做一顿饭分三餐吃。

张来仔说,刚到林场的前两年觉得很不适应。每天独自爬山穿林,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十几年前,林区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跟单位联系靠的是对讲机(对讲机也有距离限制,一旦深入林区就无法与外界联系)。在2010年前后,林场也曾招聘了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和张来仔一块巡山,但年轻人在深山老林待了不到两年,就无法再坚持。

比起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最无法忍受的是长期的孤独。在林区的夜晚,离他最近的石屋管护站也在十几里之外,山上方圆十几里就他一个人,没有灯光、没有声音,安静得可怕。每当夜晚宁静的时候,他就集中精力练字,写到完全忘神,借此修身养性,克服山里的孤寂。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在一万多个夜晚写了一首首打油诗。张来仔的家就在山下,对于张来仔来说,最放松的时刻莫过于每半个月下山回家吃一次晚饭。

退休前的张来仔在巡山中

退休前的张来仔在巡山中

护林40多年,最让张来仔提心吊胆的是森林火情。龙眼洞林场地处雷区,雷雨天气到来时,每次电闪雷鸣之后,雷就像在眼前落地一样,发出近乎爆炸的雷声,闪电则把黑夜亮成白昼,张来仔独居的小屋中有些电器都被烧坏过。闪电来时林区极易诱发火情,张来仔要登上辖区内的制高点,在视野中寻找可能出现的火苗。

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少雨干燥。在这段森林特别防护期,巡山、侦察火情任务繁重,张来仔都会主动增加巡山任务。有一次张来仔骑摩托车上山巡逻,由于天气干燥炎热,摩托车发生自燃,燃起熊熊大火。着火车辆旁边就是茂密的林木,火苗一旦窜入密林极易引发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张来仔果断脱下外套扑灭火焰,双手因此被严重烧伤。

2014年对张来仔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度。这一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上党课、参加组织活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从不忘自己是林业先锋队的一员。每天出门巡山前,他将“护林三件套”穿戴整齐后,还要庄严地把党徽别在胸前。在汗水的映衬下,鲜红的党徽熠熠生辉。

每逢有人探望,问他需要些什么,张来仔总是摇摇头。每当有人问他工作苦不苦时,他总说:“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我干的就是这份职业,爬山钻林是我的工作,当看到我负责的林区山青了,草绿了,树高了,动物多了,我就觉得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

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在广东正式启动。改革后,国有林场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张来仔原来居住的简陋棚屋建成了一栋崭新的护林站。2016年1月,张来仔搬了家,用上了煤气,再也不用边巡山边捡柴火了。管护站还装了空调,山里温度较低,冬天的夜里就有暖气用了。张来仔终于不再“刀耕火种”,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龙眼洞林场采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了空天地一体的森林防火安全网。张来仔也通过培训学会了无人机操作。但由于森林茂密,无人机无法拍到林下情况,为了确保安全,他仍坚持徒步巡山,每日行走里程并没有减少。

张来仔的认真负责,换来的是4000亩林地,35年间来从未发生过火警火灾,也从未发生过林木偷盗行为,成了林场的示范区。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护林员”“全国绿化奖章”“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好人”……再多的荣誉加身,他也还是会淡淡地、坚定地说“我永远是党的护林员”。

据介绍,张来仔的坚守,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护林队伍,他的精神引领着新一代护林员再创佳绩。目前,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管辖的林地有2.34万亩,其中,张来仔所在的草塘管护站管辖林地由原来的4000多亩调整为3200亩,护林员也由原来的张来仔1人增至7人,加强了巡护的力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一辈子守护好广东的这一片山林。”退休的张来仔说,“从事了几十年的护林员工作,膝盖已经损伤,在下雨前膝盖就会痛。但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光荣的护林员,将青春年华和一生岁月奉献给广东的美丽森林无怨无悔。我愿意舍小家为大家,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责编:朴馨语、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