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绿能产业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再添新里程碑 

2025年05月22日18:14 |
小字号

5月21日,由国家卫星定地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牵头的“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正式在阳江市揭牌,涵盖深远海风电、红树林碳汇、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12项战略合作同期签约。

揭牌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现场。

据悉,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揭牌后,将依托院士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方面,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构建一体化创新平台,开展深远海“通导遥智能PNT时空基准网络服务”研究,服务阳江和大湾区绿色发展。

2024年11月16日,刘经南院士首赴阳江市海陵岛,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上分享了题为《通导遥一体化海洋PNT基准网赋能绿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与中外院士们一道见证《阳江倡议》发布和“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揭牌。时隔半年,院士工作站落地广东掷地有声;阳江之约,绿能产业科技创新事业未来可期。

“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落地广东,是“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赋能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的又一座里程碑。“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是“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相世界”的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新型工作机制和合作平台,主要目标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有组织地推动科技成果在绿能产业中高效实现转移转化,是大湾区服务全国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的积极探索。

为了让系列活动和年度大会取得更多实效,“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总统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秘书长田原连续拜访王中林院士等能源领域顶尖科学家和相关机构,以及法务、税务、金融、“走出去”等众多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同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庞大生态系统里的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强大且持续的科技创新服务新动力。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将继续以绿能产业高层次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引擎,不断完善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字基础设施,争取早日形成‘顶尖人才—前沿技术—产业资本’的高效价值闭环。”田原说。

就在“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揭牌前几天,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举办了2025海上风电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来自天南海北的海上风电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创新驱动·绿色未来:全球海上风电科技前沿与产业趋势”这一主题,一边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一边携手探索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新方向和新模式,目标就是促进海上风电科技成果有组织转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

揭牌仪式上,刘经南表示,阳江是海上风电的产业高地,也是突破海洋科技领域“卡脖子”难题的战略要地。“院士工作站将开展融合创新、自主研发、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共同推动智慧海洋防灾减灾、生态监测、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施,为阳江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说。

(责编:朴馨语、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