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企业近40万户,同比增长15.3%

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营造法治、公平税收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获悉,在广东(不含深圳),目前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企业达37.9万户,同比增长15.3%,折射出全省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与企业合规经营意识的双提升。
4月22日至23日,“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看税收走基层”主题网评活动走进广州、珠海两地企业,实地探访税务合规护航企业发展的实践成果。
纳税信用资产正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在日化行业龙头企业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金税云”智慧税务平台正实时处理海量交易数据,面对多层级供应链带来的合规挑战,该企业2019年构建的这套系统已实现全税种、全场景数智化管理,年均节省成本超百万元。
此外,立白集团还从内部管理视角,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数智化合规体系,确保税务合规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也让立白集团连续多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
“良好的纳税信用如同企业的‘战略资产’,在融资贷款、项目招标、政府扶持等诸多领域为企业开辟便捷通道,助力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立白集团副总裁谭添说。
珠海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剑洲也有同感,“我们公司连续10年保持A级纳税信用等级,这也帮助我们顺利通过一些特定项目招标,有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当下,这种信用价值在全球化竞争中愈发凸显,纳税信用资产正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纳税信用承载着企业合规经营的理念,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跨国合作伙伴在评估中很关注企业的税务合规记录,格力长期稳定的诚信纳税实践,成为赢得国际客户信任的关键筹码。” 格力电器财务负责人廖建雄表示。
去年全省各类支持创新发展税费政策
惠企超3800亿元
2024年,广东全省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3800亿元。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驾驶小巴自如穿梭。这家拥有多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仅2024年就享受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就超亿元。“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研发投入的底气。”文远知行副总裁黄烨华表示,除了不断投入科技创新、提升技术硬实力,强化内控合规、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也是其能快速成长并打开国际市场的有效因素之一。目前文远知行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技术研发与运营。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助力激发产业科技创新动力、壮大新兴未来产业等十方面推出30条税务支持措施,助力广东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珠海纳思达的智能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批量制造高端打印机芯片。作为专注于高端打印机芯片及智能终端研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思达近三年投入超过50亿元用于激光打印机、集成电路芯片、通用打印耗材及核心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
高额研发投入的背后,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的支持。“2024年,集团内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5200万元。”该司财务负责人陈磊介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只是简单的费用减免,更是引导企业构建规范化研发体系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税务部门持续优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清单,推动格力电器等民营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升级。仅2024年,格力电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超40亿元。
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一些企业由于自身财税管理不够完善、对政策理解不够准确等原因,面临未能完整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导致应享未享或不应享而享的问题。“我们依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人员、销售等数据,开发了‘研发费用测算小助手’,可利用算法对企业进行数字画像,并将测算结果与企业申报情况进行比对,能有效识别企业应享未享的风险。”珠海智税工作室成员邵一波介绍。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科技,从本土深耕到扬帆出海,税收政策持续为广东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唐亚冰 黄应来
通讯员 岳瑞轩
(来源:南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