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回升趋好 新动能加速形成
一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1%

工业经济回升趋好,新动能加速形成。4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6.32万套、服务机器人194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截至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成“主力军”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广东推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实施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11项举措,帮助企业增强信心。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5.5%,好于预期。第一季度,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在部分企业抢出口、“两新”政策再加码的支撑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成为支撑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合计贡献了规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
广东还大抓化工新材料产业攻坚,支持石油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一季度,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5%,乙烯产量增长11.1%。
此外,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第一季度产销率达96.2%,高于全国,为稳产增效创造了条件。
从工业投资看,一季度,省制造业指挥部负责的45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6.5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9%,超过序时进度4个百分点。
同时,广东聚焦出口引领、进口替代、专精特新、“先用后付”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方向,进一步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广州、深圳深入实施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全省已有3189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进展良好。
一季度,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6%,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4.1%,较2024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
近年来,广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尤其是今年以来,广东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力,组建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专项政策,掀起了到广东、在广东创业创新的热情高涨。
一季度,全省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5.3%,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5.3%、32.4%,产业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其中,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48.2%。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达9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发布63个大模型,位居全国前列。
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广东已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之一,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核心,珠三角协同发展的机器人产业格局。
2019—2024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从4.47万台(套)增长到24.68万台(套),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6.32万套、服务机器人194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延续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装备制造方面,广东的先进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持续增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3月28日,亿航通航收到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亿航智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四证集齐”企业。此外,中航通飞参与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鲲龙”AG600,于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标志着AG600飞机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生物医药产业也迎来新进展。一季度,全省已有3款一类创新药(东阳光药业的磷酸萘坦司韦胶囊、泰诺麦博的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广东恒瑞的注射用瑞卡西单抗)、1款中药创新药(华润三九的益气清肺颗粒)、2款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先健科技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罗伯医疗科技的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获批,数量接近2024年全年获批数量的一半,为全年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累计安排超500亿支持省产业园区建设
今年是广东省产业园区设立20周年。历经20年的发展,广东省产业园区从初期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逐步发展到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阶段,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05年,广东在全国首创省产业园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探索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共建协作模式。20年来,省产业园区历经启动建设、“双转移”、扩能增效、产业共建、产业有序转移等阶段,省累计安排超500亿元专项资金、13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园区建设。
针对“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主引擎”,广东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构建形成大型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省产业园区梯次配置的体系格局。
截至2024年底,全省产业园区入园企业项目超1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超5000家,规上工业产值超2.4万亿元;近两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有力支撑带动所在地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省产业园区发展体系格局日趋完善。从区域布局上,覆盖了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主战场。从空间布局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具备较好产业发展基础,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留了拓展空间。
从功能布局上,大型产业集聚区、主平台、省产业园各展其能,正在逐步形成更多引领型、支撑型“万亩千亿”大平台。特别是2024年以来,广东抓住新一轮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修订契机,加快推动省产业园区整合优化升级。
目前,广东省产业园区数量106个,实现了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并覆盖了广东绝大部分县域。省产业园区布局与全省制造业发展格局更加衔接,也将更有利于广东以园区为载体支撑“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