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阳江公益诉讼为文物保护“站岗”

2025年04月10日09:32 |
小字号

古桥、古城、古钱币铸造遗址……在阳江,文物遗迹星罗棋布,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阳江往昔的辉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珍贵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物遭到破坏、保护力度欠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新增的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规定,因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文物严重损害或者存在严重损害风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有关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公益诉讼。阳江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入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推动文物保护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地调查

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行动

那乌古桥,坐落于阳春市春湾镇那星村委会长塘口村的兴阳公路旁,横跨在那乌河上。这座桥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是当时官方驿道的重要通道。

乌古桥横卧于小河之上,桥身用大理石砌成,桥体由两个桥墩和三个拱洞组成,拱洞呈半圆形,整体外观古朴文雅,结构精巧。桥下那乌河水流潺潺,两岸绿草茵茵,那乌河两岸民房炊烟袅袅,充满生机。

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样貌。2022年,阳春市检察院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行动,检察官调查发现,随着“村村通”公路的修通,那星村建起另一座大桥,人们出行不再依赖那乌古桥,使得那乌古桥年久失修、杂草丛生。

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同年,阳春市检察院干警到铁屎迳铸钱遗址现场勘查时发现,该遗址所在范围的山岭、坡地等杂树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遗址虽已划定“两线”图,但缺少按规定设置的、醒目的界桩及护栏,也无监控设备等防护设施;该遗址无固定的看护值守点,没有明确看护人员职责,遗址安全管理不到位,文物存在安全隐患。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阳江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相关负责人说道。阳江市检察机关迅速行动,部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展开地毯式的调查摸排。检察官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对辖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逐一走访、勘查。

在调查过程中,阳江检察机关协同职能部门调查了解当地文物和文化遗产情况,同向发力助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守护。近两年来,全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3件。

诉前磋商

多措并举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阳江检察机关针对发现的问题,迅速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磋商,明确指出其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履职不到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和期限。

关于铁屎迳铸钱遗址存在的问题,阳春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确定相应的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阳春市石望镇政府为责任单位,并由检察长与责任单位“一把手”亲临现场就如何加强铁屎迳铸钱遗址文物保护进行现场磋商。围绕该院指出的问题,相关行政机关人员均表示将及时依法履职,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保护好铁屎迳铸钱遗址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进行磋商、发出检察建议书后,为确保整改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阳江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多次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整改工作进展缓慢或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检察机关采取了公开宣告、约谈等方式,督促其加快整改步伐,切实履行文物保护的职责。

在检察机关的持续监督和推动下,相关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建议。阳春市相关行政部门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那乌古桥、铁屎迳铸钱遗址进行了全面清理,并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同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并加强了对周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协作联动

构建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了构建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阳江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阳江市检察院制定《关于开展检察公益诉讼护航“海丝名城”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服务保障“南海I号”古沉船及遗址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部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协同文体、自然资源、林业、城管等职能部门调查了解当地文物和文化遗产情况,同向发力助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守护。

阳春市检察院办理督促保护石望铸钱遗址、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设界桩、防护设施,提升周边环境治理水平,推动出台《阳江市石望铸钱遗址保护条例》;江城区检察院针对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太傅张世杰墓修缮监管不力案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刚性手段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到位。

在阳江检察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阳江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当人们再次来到铁屎迳铸钱遗址,看到的不再是那片荒芜的杂草丛,而是一处经过精心保护和修缮的古代铸钱遗址,周边也竖立监控摄像头、醒目的保护标志和介绍牌。海陵宋太傅张世杰墓也已修葺一新,墓碑上的字迹清晰可辨,周边环境整洁优美。

在未来的工作中,阳江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阳江建设“海丝名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检察力量。

(责编:宁玉瑛、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