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潮南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强镇兴村有方 城乡融合向优

2025年03月13日09:33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三月,走进潮南区两英镇,宽敞明亮的新世纪大街树木林立,秩序井然,新改造升级的沥青路面平坦开阔,两旁设置有人行街砖、路灯、行道树等附属设施,将车辆和行人分流,道路交通得到大改善。

新世纪大街的新貌,是潮南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提升镇村面貌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潮南区主动作为,加快把镇村发展短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全力绘就镇域兴、乡村美、产业兴、有“灵魂”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城乡深度融合,镇村美美与共。今年,潮南将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推动城乡融合持续向优?就此,记者走进潮南进行实地采访和调研,感受当地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以点带面

带动更多镇村向优向美

城市和乡村共生共存、共富共美,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圩镇居乡村之首、立城市之侧,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回眸2024年,潮南结合发展需求、地域特色、风貌资源,进一步强化典型镇培育建设工作,推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以点带面“典”燃镇村发展“新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典型镇培育方面,潮南积极推动陇田镇入选2024年省级典型镇培育对象,司马浦镇、胪岗镇、成田镇入选2024年市级典型镇培育对象,同时持续提升打造首批典型镇两英镇,助力其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提升辐射能力与带动作用。

圩镇风貌提升方面,潮南发力打造样板示范村居,对标省“七个一”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提升建设,推动中心镇、专业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目前首批及第二批典型镇已完成“七个一”的打造提升。

小厕所大民生。村容村貌变好了,村内户内环境成了人居环境提升的关键。对此,潮南着力整治提升圩镇“六乱”,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各镇(街道)圩镇内建有260座公厕,并发挥专班成员单位作用推动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力争在年底前实现所有镇(街)人居环境提升。”潮南区住建局副局长侯梓锋介绍,随着“四清一种”工作的持续开展,潮南人居环境底色更亮了,圩镇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圩镇内建成公共厕所260个,乡镇卫生院11所,便民服务中心11个,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305所,养老服务机构10所,长者饭堂13所,各类球场109个,综合文化站44个……一个个亮眼的数字背后,是潮南以“镇村协同、全域提升”为抓手,推动各镇街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成效体现。

示范引领

“绣”出文明宜居新画卷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走访中发现,一些创新举措的背后,是潮南党员干部敢于从思想上破除旧“框架”、塑造新“回路”。

于潮南而言,这需要结合发展需求、地域特色、风貌资源等方面写好规划文章,做好整体谋划,抓好典型镇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以点带面满足镇村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今年,潮南坚持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示范路线,抓好硬件升级、景观提升、场景塑造、风貌蝶变。”潮南区住建局局长林克洲介绍,潮南力求打造数个示范点位和路线,展示潮南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成果。

据悉,在2025年度示范点位和路线打造工作上,潮南已初步形成4条示范路线,区城镇建设专班办公室积极配合,在围绕人居环境、建筑风貌、典型样板等方面,陆续印发了关于圩镇人居环境品质、主次干道住宅风貌管控、示范路线沿线风貌管控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并结合美丽圩镇建设要求,高标准谋划示范点位及示范路线。

建筑业央企是参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潮南充分围绕央企各项资源优势,与中国铁建谋划实施两批5个合作项目,总投资约4.418亿元,通过推进陈沙大道、和惠公路等重点道路沿线品质提升工程项目以及两英镇美丽圩镇建设项目,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对外窗口,将“施工图”变为“实景画”,绘就城乡新风貌画卷。在这个过程中,中铁建以“公益+微利”理念和联镇带村方式深入参与,为潮南各项工作注入活力。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林克洲还说,今年,围绕美丽圩镇建设,潮南将聚焦提升典型镇的引领力、提升中心镇的支撑力、提升圩镇建设的驱动力、提升农房风貌的管控力、提升企业参与的协同力,推动潮南区中心镇、专业镇做好典型培育、推动两英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

做强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其中提到“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是潮南“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从项目来看,雷岭(荔枝)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荔枝园项目、良种示范园项目、大湖洋荔枝种植基地设施农业用地项目均已建设完成,且已通过中期评估,二期700万元财政资金项目正积极推进中。此外,红场(茶叶)农业产业强镇一期涉及三大类工程6个项目中,一期项目已通过镇级验收,正在接受农业农村部中期评估。

“我们还在探索一种‘产业有发展、集体有利益、农民促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构建群众、镇村、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互惠、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潮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加钦说。

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是一大亮点,这体现在扩大生猪基础产能新项目上。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红场镇巫字村探索村企合作养猪新模式,已成立汕头市潮南区红场巫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计划在巫字村新建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总投资预计约2100万元,项目总用地约20亩,每个项目各新建1栋猪舍,每栋猪舍预计年可出栏肉猪约5000头,该项目已于今年初动工建设。

改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同样是重中之重。潮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加钦介绍,潮南积极推动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潮南区宏盛种养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计划将原猪场进行升级改造,改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届时预计年可出栏肉猪1.6万头。目前该项目的用地等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潮南开展了甘薯产量提升行动重点县创建活动,启动了甘薯产量提升行动项目建设,主要建设甘薯脱毒健康种苗繁育网室大棚40亩,大田繁育基地400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面积5000亩。据悉,该项目已建成大田繁育基地150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面积2550亩,预计今年完成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张伟炜

(责编:朴馨语、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