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
全力推动广东外贸质升量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充分发挥海关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的作用,积极主动作为,推进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全力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推动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
南方日报:2025年广东外贸运行面临哪些有利因素?
李魁文:广东外贸稳增长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推动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
一是外部需求延续恢复趋势。2025年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0.1,重新回到荣枯线上方。WTO预测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3%,较2024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是贸易伙伴更加多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朋友圈”不断扩充,广东省外贸市场将更加稳定多元。2024年,对前五大贸易伙伴均保持正增长,合计占59.9%。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4%,拉动全省外贸增长3.6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产业延续景气。当前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扩张周期。广东是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大省,产业景气度上升,有望带动集成电路、手机等上下游产品扩大进出口。此外,电动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新旧动能接续发力,将为出口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重点企业信心平稳,节后开工态势良好。据1月底海关对省内700余家重点企业调查显示,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企业比例较去年12月底调查提高2.4个百分点。2月中旬对省内3000家企业调研显示,超九成企业已在春节后恢复生产。
激发外贸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
南方日报:聚焦扩大高水平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的重点任务,接下来海关有什么举措?
李魁文:聚焦拓展外贸新动能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推广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出口拼箱“先查验后装运”等便利措施。支持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加注、飞机船舶保税维修,扩大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应用范围。支持建设海外园区等新模式创新发展,帮助企业积极拓展出口。
聚焦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制度型开放。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开展更多通关便利化制度创新,提升支撑广东开放门户枢纽的能级。携手港澳海关推进跨境通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大湾区海关“六个一体化”改革,实现大湾区海关申报、风险防控、物流监管、货物检查等全流程一体化,稳步推进“三地一锁”物流监管模式,扩大供澳水产品“三联三同”模式实施范围,复制推广“口岸属地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发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聚焦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海关持续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支持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建设融合发展。拓展“口岸属地一体化”改革应用范围,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规模范围,推进“并行港”物流模式。发挥国家级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作用,助力中国制造破“壁”出海。支持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聚焦服务企业降本提效激发外贸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用好“关长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海关企业协调员等关企联系配合机制,放大政策组合效应。用足优惠原产地、减免税、境内段费用扣减等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降税减负。促进高级认证企业享惠升级,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全力服务展会经济,帮助外贸企业更好稳订单、拓市场。
持续推动琴澳一体化水平提升
南方日报:在支持横琴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助力写好大湾区建设这篇“大文章”方面,海关有哪些计划?
李魁文:2025年,海关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接粤澳发展诉求,系统谋划海关改革思路,推进海关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加强与地方协同联动,对接研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涉海关事项;深化制度型开放,持续推动琴澳一体化水平提升。丰富拓展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巩固现有跨境合作机制成效,进一步深化对澳务实合作,更深层次推动实现标准共建、规则互通、等效互认,加快规则深度衔接,持续转化分线管理发展优势;进一步发挥好横琴“试验田”作用,用好合作区、自贸区等多区叠加政策优势,持续扩大先行先试、优先落地海关标志性改革,不断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南方日报记者 刘倩 通讯员 陈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