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增至135家
到2025年,力争评定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20个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2024年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和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全省新增20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5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上榜。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省级自然教育基地135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13家。
据悉,广东从2019年起全面启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从制度、方法、平台、标准、运营等方面不断发力,先后出台多项自然教育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推动全省自然教育体系网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据了解,今年新评定的20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主要有文化场馆、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林场、自然保护区、中小学等类型。其中,广东省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大湾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其上榜意味着全省自然教育基地中首次出现大型文化场馆,进一步扩大了自然教育生态圈。
以广州市珠江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类型本次共有6家单位上榜,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自然教育需求;肇庆新区中心小学是本次唯一上榜的中小学,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以自然教育融五育为切入点,推动自然教育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渗透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今年,全省新增5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总数达到13家。其中,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首个位于粤东的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省林业局资料显示,该保护区以独特的凤凰单丛茶文化为特色,将保护区的本底资源转换为自然教育资源,研发出《神奇的中华穿山甲》《奇妙的昆虫世界》等18节原创课程,开展多样化、品牌化的自然教育活动200余场次,服务超过60万人次。
同样上榜的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出版了首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系列丛书《鼎湖山探究式自然教育课程(初级版)》,并通过线上举办公益课、发表科普文章、建立交流群等方式突破地域时空的局限,每年让近万名中小学生“看见”鼎湖山,将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融合。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持续优化提升自然教育场所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评定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20个,自然教育径150条及自然教育园区(场馆)300处,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自然教育示范省。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林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