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松山湖科学城的“时间观”

——写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三周年之际

2024年04月25日17:00 |
小字号

核心提示

时间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古人以沙漏计时,在沙粒的流淌中,度过千载时光;今人以钟表计时,在时钟的滴滴答答声中,开启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

在科学工作者的眼里,时间是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科学工作者以微秒、纳秒、皮秒、飞秒、阿秒等更小的时间尺度描述分子、电子等微观世界的运动。

对一座城市来说,时间则是观察一座城市进阶的重要维度。

2021年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如今,经过三年时光,松山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让想象落地开花,把蓝图化为实景,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装置、大平台汇聚,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取得新进展……

三年时光,在分子和电子的碰撞中,在阿秒和飞秒的瞬息万变中,松山湖科学城迈向国际的一流科学城雏形显现——大城初成,未来已来。

科学的视角:1阿秒和3周年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能够感知的世界是十分有限的。

2022年6月29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比24小时少了1.59毫秒,成为原子钟计时以来最短的一天。

1.59毫秒,这一极短的时间,普通人完全无感。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和一支用来书写的石墨为原料制成的铅笔笔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只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才有了极大的差异。

在科研领域,被研究的物质结构越来越小时,需要越来越高的能量去分解物质。为了获得能量大的粒子,就需要建造非常大的加速器。

只有用大的科学装置才能够得到非常高能量的粒子,才能去研究微观世界,去找到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并研究它相互作用的规律。

大科学装置由此成为科学家探索物质内部结构的有力工具。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秒是日常熟悉的时间单位,而微秒、纳秒、皮秒、飞秒、阿秒则是科学探索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在微观科学领域,在1阿秒(10的负18次方秒)的时间内,光可以走完三个氢原子并列的长度。

利用大科学装置,在阿秒等极短的时间单位下研究物质内部结构,这是科学家的“时间观”,是人类孜孜以求探索微观世界的具体体现。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018年,我国迄今为止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全球第四台、国内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正式运行。在中国散裂中子源,质子束在约0.02秒时间内经过约2万圈的循环加速,速度被提升到0.92倍光速,撞击重金属靶,获得中子。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科学家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

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为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迈出由“园”到“城”的根本性转变。

2021年4月22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步启动建设。

如今,经过三年时光,松山湖科学城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城市品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松山湖科学城的“时间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城。

今年,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在松山湖科学城动工建设。届时,松山湖科学城除了有“理想探针”,还有研究微观物质世界的“高速摄像机”——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可帮助科学家将“狂飙”的电子定格下来观察。可以预见,在阿秒等时间尺度下,松山湖科学城将进一步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科学的味道”:国之重器“扎堆”,产业向“新”向“质”

2024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和考研一族,将在填报志愿学校时,多出一个新选择——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4月1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以及正在建设的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是松山湖科学城科技创新板块的重要一环。

一座科学城的建设,既继承原有建筑、环境、产业的“城”的资源禀赋,更在于创新要素的汇聚流动,更多“科学的味道”。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正式运行,为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下了“先手棋”。

三年时光,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科创生态“雨林”加速育成——

“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于2024年3月30日启动建设,将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一期的100千瓦设计指标提高到500千瓦。全省首座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大楼落成使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聚集了7位两院院士,提交专利申请1019件,孵化产业化公司36家,参与了211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世界上最大尺寸的非晶合金材料在此问世。

2022年11月,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投入使用,将为未来南方先进光源的关键技术预制研究、工程建设,以及开放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3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截至2023年底,松山湖科学城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汇聚各类国家级人才92名、广东省省级人才30名、东莞市特色人才637名、东莞市优才卡持有者2800名,本科学历及同等能力以上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的56%,人才总量超20万。

2023年,松山湖R&D投入强度达13.4%,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空气中“科学的味道”越来越浓。

三年时光,产业集聚成势,向“新”向“质”——

华为“轻舟已过万重山”,持续进化。华为和松山湖的城市叙事持续上演。

2023年12月21日,Xbot Park机器人基地松山湖总部新园区正式开园,建设全球独一无二的硬科技创业的梦工厂。“机器人军团”强势崛起。

三年来,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具有牵引性的平台相继启用。数字经济浪潮澎湃。2023年,松山湖数字经济服务收入超330亿元,同比增长88.3%,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支撑力显著增强。

三年来,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日益壮大,迸发产业新动能。松山湖多元融合、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雏形初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年时光,上百场科技活动举办,科创氛围日益浓厚——

粤港澳院士峰会、松山湖科学会议、华为开发者大会、松山湖数学论坛、超快激光应用发展大会、“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上百场科技活动举办,全国乃至全球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纷至沓来,共探学术前沿。

三年时光,由园到城,城市焕新颜——

松山湖万象汇、松山湖科学公园、悦榕庄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配套落地,松山湖未来学校、松山湖第三小学等启用,地标性建筑崛起,“烟火气”蒸腾,“产城人”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大科学装置“扎堆”集聚,“国之重器”方阵集结,到院士、科研工作者齐聚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科学家将不是意外”,到高水平大学的设立,人才培育呈现新气象,再到机器人、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成势……三年时光,松山湖科学城的创新能级不断提升,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磁极效应”不断放大,科学城的集中度、显示度显著提升。

“科学的春天”:在春天里,未来已来

继《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三大顶层设计发布以来,三年来,松山湖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为科学城的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7月,《促进源头创新实施办法》《支持技术研发实施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多个重磅科技政策发布,进一步从源头创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环境、融资发展、企业上市等方面为科学城的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4月,松山湖科技政策2.0版发布,政策精度和力度进一步升级,真金白银助力松山湖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政策出台,重在落地。三年来,松山湖科学城上下总动员,加速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科创生态体系。

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广东省、东莞市和松山湖管委会等多级部门的支持下,科研人员脚踏实地探索实践,企业“求贤若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松山湖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一步一步嵌入“世界工厂”的血脉之中,融入城市奔涌向前的历史进程。

“实验室和东莞市科技局给了团队充分的认可,所有采购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交由我们负责。”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微加工与器件平台负责人贾海强对于实验室和东莞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三年时光,松山湖科学城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回望三年来的发展足迹,一个个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的大科学装置集聚成型,一场场高端科学对话闪烁智慧的光芒,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双向奔赴”持续上演,无不在讲述着松山湖科学城持续进阶的城市科创故事,无处不洋溢着“科学的味道”,迈向“科学的春天”。

作为新时期代表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松山湖科学城将以科技创新的全新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致力于在世界科技坐标中占据一席之地。

(责编:王雅蝶、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