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南岭国家公园(拟建)要用好这四张核心“名片”

2023年07月06日12:58 |
小字号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其内涵实质是核心资源和核心资源赋予的科学保护价值。”广州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黄金玲表示,南岭国家公园(拟建)共有四张代表性名片,既具有重要的科学保护价值,也是重要的游憩资源,还是自然科普教育的核心资源。

黄金玲指出,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第一张名片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以及世界同纬度地区的宝贵自然遗产。南岭山地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分界线,南岭国家公园(拟建)保存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植被垂直带谱。园内以栲类林占优势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生物量、群系和物种结构占据主体,在环境因子影响、生态功能、自然生态过程占据优势。

据了解,南岭国家公园(拟建)森林覆盖率92.48%,天然植被占比84.60%,原生植被占比37.51%。由于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南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使南岭国家公园(拟建)成为湘江、赣江、北江、西江等河流的重要源头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水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具有全球意义和国家代表性的陆地生物多样性,是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第二张名片。”黄金玲指出,南岭国家公园(拟建)是中国亚热带过渡区生物区系的汇集区域,无论是植物多样性,还是陆栖脊椎动物多样性,都是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特丰产地和珍稀濒危物种富集区域,属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中国山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黄金玲介绍,南岭国家公园(拟建)位于南岭山地北西向构造向北东向构造转换的地带,与北部山系构成的南岭山地,是李四光先生“山字型地质构造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地质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是全国“山字型地质构造体系”地质构造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

此外,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分布在泥盆系地层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立体的“天然岩溶博物馆”,完整地反映了湿润区石灰岩岩溶地貌形成的全过程,是中国湿润区石灰岩岩溶地貌典型的代表。“具有全球意义的‘山字型构造体系’和湿润区石灰岩岩溶等地貌景观,共同构成了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第三张名片。”黄金玲说。

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南岭走廊”,是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第四张名片。黄金玲介绍,南岭国家公园(拟建)是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中“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拥有大量跨越山岭和沟通南北的古驿道、驿站、驿铺、古桥、古亭等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见证。南岭古驿道本体和古驿道附属设施等历史人文遗存资源,在古生物、古地理、人类迁徙等方面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在历史人文科普、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活化利用价值。

黄金玲提出,接下来,要严格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将南岭国家公园(拟建)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中国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崛起的先行区、中国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的示范区。

(责编:朴馨语、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