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深耕海洋 数字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2月14日17:53 |
小字号

人民网广州2月14日电 (朴馨语)2月13日,由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在湛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潘德炉、麦康森、林君、刘少军、陈松林和多位相关领域院校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共商智慧渔业高质量发展前景。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介绍湛江深远海养殖产业情况。韩建伟 摄

中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和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2月13日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作为全国经济和渔业经济的领头羊,广东高度重视渔业养殖产业发展。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

据悉,随着渔业产业升级需求的驱动,和政府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发展逐渐加速,投入逐年增加,深远海养殖平台不断下水。然而,目前国内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海域养殖利用率不足、关键装备技术有待提升、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要求国内渔业养殖走深走远必须加快推进体系化建设,围绕产业链精心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驱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表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重点要抓三件事,一是新型装备,没有装备,就谈不上智慧海洋体系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现有遥感卫星,构建信息链,建设通信网,实现信息实时传输。三是数据,数据是智慧海洋的灵魂,数字中心的建设必须强调数据的真实。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约占世界的70%,如此大的规模,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麦康森表示,“在蓝色牧场,未来的深远海。”他指出,中国的海洋工程技术要解决深远海养殖的问题,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希望可以将各个领域的优势力量组织起来,真正面临将来的劳动强度跟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问题。

数据显示,湛江作为海洋大市,2022年水产总产量达125.5万吨,总产值达274.6亿元,水产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水产业从业人员超100万人。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科研力量等多方面来说,湛江都具备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优势。湛江湾实验室作为粤西地区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立足地方和产业发展所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与企业、高效院所等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这一新型科研组织形式,针对深远海养殖产业链的断点、痛点、难点、堵点,推行体系化科研创新,在深远海养殖体系的七大板块进行全产业链同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如海洋鸿蒙系统等自主可控,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助力深远海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责编:朴馨语、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