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每将近5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墩”,预防孩子肥胖需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让防控儿童肥胖成为家庭必修课

2022年08月16日11:08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小字号

“我国儿童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及早控制儿童肥胖,让其不再蔓延。”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马冠生教授在第14届健康中国论坛“让防控肥胖成为必修课”的科普活动中指出,近40年来儿童超重肥胖数量正以惊人速度增长,已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相当于将近每5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墩”。据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到2030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会达到6%,人数将会达到664万;7—18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合计将达到28%,超重及肥胖人数将达到4948万。马冠生表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对儿童肥胖防控必须加以重视。”

肥胖是一种病,会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目前不少家长对儿童肥胖认识不足,还有许多老辈人认为孩子胖一些会更有福气,对健康也不会有影响。马冠生提醒,肥胖实际上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的长期后果是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风险可持续至成年期,不仅危害当前及成年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还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及骨骼发育,对儿童的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

1.超重肥胖儿童患高血压风险增加。研究表明,肥胖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1.5—2.2倍,肥胖儿童6年后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因为儿童期肥胖可能会延续到成年,还会影响成年后的血压。

2.超重肥胖对儿童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超声检查对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结果显示,肥胖儿童心脏脉搏输出量明显增加,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开始,因此预防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应从预防儿童肥胖做起。

3.超重儿童患Ⅱ型糖尿病风险上升。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人群发生糖尿病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4.超重肥胖儿童患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研究表明,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儿童期肥胖者成年期发生肥胖风险至少是正常人群的2倍。

5.超重肥胖影响孩子青春期正常发育。肥胖女童容易出现月经周期异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儿童哮喘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肥胖还会带来儿童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马冠生指出,儿童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同时还是经济问题。《柳叶刀》发布的肥胖问题报告显示,肥胖问题每年所造成的直接医疗成本以及生产力损失达2万亿美元,与吸烟或武装暴力带来的损失差不多。还有研究显示,2000年到2025年,中国因肥胖带来的间接经济负担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8%—8.7%;如果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到2030年,每年由超重及肥胖所导致成人肥胖相关慢性病直接经济花费将增至490亿元。

饮食调整+运动+睡眠,预防儿童肥胖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巩纯秀教授指出,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增加体能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又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患者,需进行病因治疗或并发症治疗。

儿童肥胖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和代谢减重手术。巩纯秀认为,生活方式是基础,心理干预非常重要,最好能以生活方式干预来获得好的结果,尽量不要用到药物治疗和代谢减重手术。

巩纯秀表示,生活方式干预原则为加强饮食指导,以运动处方为核心、行为矫正方案为关键技术,促进儿童健康睡眠,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体能、控制体重,患儿、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需共同参与并至少持续一年。

1.科学调整饮食。巩纯秀建议,肥胖儿童应控制食物总量,合理选择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不建议节食和短期快速减重(小于3个月);忌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减重食品和饮品。具体应遵循:

饮食结构均衡: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饮食搭配合理:两餐之间优先选择能量密度低、饱腹感较强食物,例如低脂奶制品、新鲜蔬果等。根据热量高低,食物可划分为红灯、黄灯和绿灯食物。食物搭配需优选“绿灯”食品,限制“黄灯”食品,不宜“红灯”食品。红灯食物指高糖类、油炸食品、高脂加工肉类、黄油、奶油、巧克力酱、高脂奶酪等;黄灯食物指谷类制品、奶类制品、高糖分的水果类等。绿灯食物指无淀粉蔬菜类、膳食纤维较高的杂粮和杂豆等。

饮食控制行为:减少快餐,减少高脂、高钙、高糖或深加工食品。

进食速度勿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边吃边看电子产品。

2.适当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后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地去正常学习,那便是适合的运动量。”巩纯秀指出,适当体育运动指进行适合年龄和个人能力、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活动强度应以代谢量来衡量。

6—17岁儿童正常运动量:每天至少累积达到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抗阻活动,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量:在孩子能力范围内,在正常运动量基础上,逐渐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有氧运动一周3—5次、抗阻运动一周2—3次,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3.保证充足睡眠。巩纯秀提醒,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肥胖儿童的基线睡眠评估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睡眠障碍,应先对其进行干预,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健康睡眠习惯,如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前避免参加兴奋的活动等。

马冠生建议,预防儿童肥胖,还要重视孩子生命早期的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以及身体活动和生活方式。对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应以保证他们正常生长发育、保持体重适量增长、增进身心健康为目标,加强他们的健康生活技能培养,矫正不健康行为,帮助他们采用科学方法控制体重过度增长。

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于2020年10月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2021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推荐意见。

马冠生呼吁:“儿童肥胖防控体系需要整个社会合力搭建,实施可持续性综合防治方案。例如,学校方面要承担落实具体干预措施的职责,家长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商业化广告等,切实保护儿童权益。”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黄婷

(责编: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