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平安银行探索“金融+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下一步,平安银行将继续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三村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平安村官工程的实施主体,平安银行发挥致富带头人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金融“421”的路子,通过“融资、融智、品牌、科技”四个方面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两者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集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实现“思想升级、产业带动、品牌打造、消费升级、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矩阵模式。
四个赋能:自我迭代升级,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平安银行通过“融资赋能、融智赋能、品牌赋能、科技赋能”服务乡村实体经济,支持脱贫攻坚。因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平安银行对“四个赋能”进行迭代升级。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融资赋能升级是重中之重。近期,平安银行陆续发行“碳中和债”“乡村振兴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3月25日,平安银行主承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30亿元绿色超短期融资券(碳中和债),并投资其中15亿元,用于支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项目建设,助力白鹤滩水电站7月1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的实现。这是国内首批发行的以“碳中和”命名的贴标绿色超短期融资券。4月底,由平安银行主承销的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六期超短融资券正式发行,拟募集资金3亿元,是平安银行首发的“乡村振兴”债券。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19年初,平安银行致富带头人首期班在雷山启动。通过培训及思想交流,学员们将激情转化为回乡后创业致富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培训期间有37名学员提出入党申请。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平安银行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力度,对扶智培训班做全面升级。5月17日至21日,平安银行乡村振兴企业家人才培训在深圳举行。据了解,新扶智培训班在学员构成、品牌打造、师资力量、党建引领、课程设置以及学习系统等方面有更多举措,为乡村发展培养职业经理人和产业领头羊。
在过去三年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品牌赋能是平安银行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抓手。平安银行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筛选优质扶贫产品,全流程参与农产品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区块链溯源、线上营销推广,帮助打造当地特色产品IP,已打造“悬崖村平安羊”“乡村公益旅游”“悬崖村橄榄油”“平安三村百宝茶油”“阴山燕麦”“枣安”等品牌。5月28日,平安 “美丽乡村平安启橙”计划正式启动,升级公益旅游品牌,打造公益特色旅游“综艺真人秀”,让平安员工、客户与当地乡亲深度互动,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平安银行中广核联合打造的“好事成双”茶叶礼盒也在紧锣密鼓的上线中。
在科技赋能方面,平安银行村官工程与平安智慧农业合作,利用智慧农业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施监测生产环境、土地质量、天气预测等,协助农户做好精细化管理。四川凉山悬崖村的跑山羊戴上了羊项圈,它们个体成长情况、GPS定位、活动轨迹等信息将被如实记录,是名符其实的“健康羊”“科技羊”。在甘肃临洮县佳美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菊花种植基地,一个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及产品追溯系统正在形成,花农可用它来监测土壤气象环境,消费者可用它来验证菊花真伪等信息,成熟的区块链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和跟踪,实现全流程资金管控。
两仪相生: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大融合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平安银行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在科技、金融方面优势,全面掌握三农金融需求,不断赋能“三农”实体经济,促进农村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幸福。
平安银行发挥驻村干部党员引领作用,促进综合金融与村民的成长融合。尹伟青是该行海口分行员工,自2016年11月起任海南儋州市木棠镇兰训村驻村第一书记,也是平安致富带头人班成员。尹伟青在驻村期间,以一个党员的高度责任感,用好平安银行的综合金融优势,帮助当地解决10万枚鸡蛋滞销问题,带动村民成立“儋州三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里打下产业基础。他出色的工作,得到儋州市的认可,被评为2017年儋州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儋州市委组织部主动致函平安银行,请已满一届的尹伟青再干两年,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今年6月份,出色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尹伟青卸下驻村第一书记重担,回归平安银行。据悉,平安银行共向各地派驻了10名驻村党员干部,为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与农村发展场景的融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的巨变。平安银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企业+银行”的合作形式,运用“传统授信+投行发债+综金配置”的模式协助项目落地。通过支持水电建设,为当地产业提供基本能源,改善农田灌溉、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通过支持道路桥梁新建修缮,改善出行条件,方便运输和资源引入,实现持续增收。通过打造燕麦、茶油、油橄榄、橙子等“产业融合基地”,对接乡村优势产业的产供销环节,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扩大服务覆盖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平安银行与三峡集团在扶贫领域的合作超百亿规模,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支持库区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云南省巧家县鱼坝村的党总支书记万吉祥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当地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得到极大的改善,县里新修了广场、医院和学校,山区的人民也能在当地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最后是与农村产业场景的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平安银行积极支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乡村振兴项目的发展。依托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辐射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形成“大中小、前中后”的立体化金融服务闭环。在扶贫攻坚阶段,平安银行为中广核苍南核电公司提供5亿元贷款,由中广核苍南核电公司出资55万元,在广西乐业县进行猕猴桃种植项目,共同打造广西乐业猕猴桃品牌。双方联合产地产品上线平安云农场进行对外销售,并邀请百果园技术团队进行第一次产地农户培训,帮助园区进行土壤改造、种植技术改造等。
此外,2020年该行杭州分行与中广核建立扶贫合作,前后共投放了12.27亿元,支持企业在苍南地区的电站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造来绿色GDP200多亿元,助力“生态宜居”。
大道归一:多方共建乡村产业振兴大平台
脱贫攻坚期间,平安银行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了一条“人、财、物、路”的产业帮扶模式,为乡村产业持续造血。在此基础上,该行不断进行迭代升级,打造一个集政、企、农、银、保、研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
产业振兴大平台是以平安超强的科技实力为底色的。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办公室总经理李岩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平安银行多年以来积极探索“物联网+金融”新道路,创新打造“星云”物联网平台,这一平台在支持三农发展,解决金融助农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星云平台的助力下,平安银行实现直接对养殖、种植场景信息的采集,攻克金融助农的痛点。
打造产业振兴大平台,可帮助村民持续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返贫现象,平安银行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将企业的种植、养殖生产工作与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持久稳定的致富载体,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以悬崖村跑山羊为例,平安银行为悬崖村村民们打造了一条从山羊养殖、宰杀、检疫、冷链运输到品牌包装、销售的完整链条,村民可安心养羊,不愁销路、不愁价格,稳定增收。
平安银行初步探索的“421”模式,并非简单的数学加减,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因应实际情况演变出多种“变体”,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但万变不离其宗,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新模式无论如何演变,始终围绕着“数字化的平安”“有温度的平安”展开,不会偏移。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平安银行将进一步响应中国银保监会的号召,“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用金融的温度和专业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谱写更多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