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面向未来的商科人才

陈靖涵

2021年04月09日15:46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高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座重视学术的象牙塔。商科教育源于实践,商学院既要兼顾学术的研讨,又要保持跟社会的密切接洽。一个成功的商学院的发展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平衡。

  四十年前,中国商学院的老师们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几乎没有引入过真实的商业案例,学生们也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去实践。随着时代变迁,国际商业交流日益频繁,企业对商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商学院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从学生入学开始,商学院便应着手培养他们将书本知识运用到职场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以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我们搭建了一个能够与社会积极互动的平台。此平台有利于学院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同时能增强学院对本地社群的辐射,扩大学院的影响力。

  同时,我们打造了一支学生就业指导团队,定期邀请企业高管和招聘负责人为学生举行职业辅导和讲座,为学生提供参与政府与企业咨询项目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进入职场之前有更多预先演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上升。

  当下,现代科技发展对商科教学与研究产生的冲击有目共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商科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和社会的需求,学校必须推出尽可能丰富的举措来指引学生适应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善用这些技术来改革商科教育势在必行。

  例如在会计和金融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单是具备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更是能够将信息科技运用于商业实践的全面型人才。商学院应及时检验并调整现有课程,增加更多与科技相关的元素。在这个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商学院不仅要以满足现实需要为目标,更要担当起引领商科教育的责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一个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会被企业和社会认可取决于他的从业能力,这不仅包括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最难之处,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亟待改善的地方。对个人发展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学科知识更加重要,团队精神、社交能力、逆境商、责任心等都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大学的校训是“仁义礼智信”,主要指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年轻人通过社交软件能很好地同人沟通,但当与人面对面时,却缺乏一种最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特别是与陌生人相处时,不知如何展开对话。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社交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方面。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更明显。现在,很多工作可以由机器替代,那么我们就得更注重对学生及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他们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意识。

  除此之外,一些年轻人也表现出缺乏基本的责任心、抗压能力弱、经不起挫折等问题,这说明很多年轻人在综合素质方面亟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不属于教师升职的硬性考核标准,因此往往被许多教师忽略了。从这一角度看,师者更应注重师德、具有责任感。

  由此,高校除了对学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员工的持续培训,注重对教师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升与培养。我们需要的是对教学工作具备热忱、对学生有责任心的教师,而不是仅仅盯着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的教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为人师表,才会出高徒。

  面向未来,企业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那些自我成长性高、综合素质高,能够应付各种参数变化的实用型人才。育人最重要的是要学生保持开阔的思维、视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学校、社会的长远发展基于每个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为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会计与金融讲座教授)

(责编:刘淞菱、陈育柱)

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