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干部学院教学用房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李松权 摄
革命老区谱新篇,“东江红都”别样红。9月14日上午,坐落在我国最早一批诞生区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惠东高潭的东江干部学院正式揭牌启用。
据悉,东江干部学院将按照“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国内一流干部学院,通过党性锻炼、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抓工作落实、抓创新发展的能力,点燃投身“双区”建设的澎湃激情,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特别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注入强大势能。
配套 可同时满足1000人培训和500人食宿
高潭圩镇西北部,巍巍群山之中,一座现代化的干部培训基地拔地而起,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东江干部学院占地总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教学用房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共有大小课室15间、学术报告厅1间、研讨室12间、学员宿舍286间,教学用房面积1.42万平方米,可同时满足1000人培训和500人食宿,并预留二期用地200亩用于后期发展。此外,惠州市还投入20多亿元用于改造高潭道路交通、水电燃气、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7年开始建设以来,东江干部学院便以高潭党性教育基地名义开展试训,通过边建设边试训的模式,积累办学经验,锻炼教师队伍,为正式运营打好基础,同时助推高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017年以来,惠州市县两级党校共统筹安排55名专职教师和20多名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授课,形成本土特色突出、外部优势互补、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包括惠州特色、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基层党建、统战工作、改革开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系列专题100多门课程。其中,惠州特色课程已开发出《东江革命历史与革命文化》《问道高潭》《铁血丹心——邓演达》等20多门专题课,同时编撰出《追忆高潭星火 传承红色气质》《逐梦东江》等一批书籍视频资料。外部课程主要联合中央党校、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山大学等院校,引进金一南、丁力等知名专家学者,开设50多门精品课。
惠州市还着眼用好海陆惠紫红色资源、广深莞特色资源,打好“组合拳”。
除了高潭丰富的红色资源,惠州还有东江纵队以及叶挺、廖仲恺、邓演达等革命先驱纪念园,附近有海丰红宫红场、周恩来在金厢革命活动展览馆、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等红色资源。此外,惠州还有不可多得的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惠民共享的社会治理经验,周边有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东江干部学院已形成贯穿“高潭—海陆惠紫—粤港澳大湾区”10多条各具特色的教学线路,成为开展干部培训的丰富资源。
据悉,截至去年底,东江干部学院累计举办培训班173期,培训1.2万多人次。据统计,去年到高潭学习和旅游人数47.2万人,比2016年增长5倍;旅游总收入1.6亿元,比2016年增长17倍。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比2016年增长23%。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9元,比2016年增长47%,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高潭得到有力践行。
特色 凸显惠州和东江流域特色打造广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品牌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必须着力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新一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要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要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建强培训主阵地、主渠道,实现大学习大培训全覆盖,推动学懂弄通做实。
近年来,全国各地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大力推进干部学院建设,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惠州依托革命历史资源建设干部学院,起步较早、基础较好。6月23日,省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东江干部学院。
设立东江干部学院是完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体系,打造广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的有力举措。惠州是全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市之一,是两次东征和东江纵队的主战场,是粤赣湘边纵队的诞生地、司令部、大本营。据统计,在近现代革命斗争中,惠州大地留下了400多处革命遗址,有相当一部分革命人物或事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比如东江干部学院所在地高潭,既是东江革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最早一批区级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彭湃、徐向前、曾生、张善铭、董朗、颜昌颐、叶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高潭建设干部学院,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命名东江干部学院,则凸显了开发利用惠州和东江流域红色历史资源的区域特色。
惠州享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美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东江干部学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惠州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紧邻广深港三个国际化大都市,是最靠近粤东的珠三角城市,是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空港、海港、高铁齐备,设立东江干部学院有利于发挥惠州区位优势,扩大湾区辐射范围,促进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推动区域交流合作与协调发展。
定位 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发力建设国内一流干部学院
作为广东省首批干部学院,东江干部学院有明确的发展定位。
东江干部学院将综合学院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按照“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国内一流干部学院。
东江干部学院将发挥自身优势与融合外部资源相结合,打好“红色牌”“生态牌”“统战牌”“人文牌”“基层牌”,与省市党校、知名高校及干部学院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该学院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教育培训:立足高潭及东江流域革命历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依托惠州独特资源,开展生态文明、统战工作、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专题培训;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资源,开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管理等具有“双区”特色的专题培训。
为适应干部培训新形势新要求,东江干部学院将探索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培训设置上,采取“党性教育+”模式,通过分段式、组合式培训,将党性教育模块与其他专题模块有机融合,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在教学管理上,集中教研力量打造精品课程,采取专题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访谈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后勤管理上,对餐饮住宿、设施维护、安全保卫、绿化清洁、物业管理等采用社会化运作模式,通过招投标形式,委托有较高资质的专业团队经营管理。
东江干部学院还将按照内培外引、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引进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金牌”教师,选聘一批本地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先进模范人物等,外聘一批省级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以及国内学术带头人和各领域名师名家。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等地进修,全面提升学院管理运营水平。(记者 香金群 通讯员 惠市组)
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