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居全国城市人才吸引力之首!广州凭什么?

2020年07月23日10:38  来源:南方+
 
原标题:跃居全国城市人才吸引力之首!广州凭什么?

  日前,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广州第一次跃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榜单首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天津、苏州等二十多个城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争相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各大城市抛出了“绣球”,人才是否愿意接住,人才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选择。

  在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城市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资本、交通等要素,而是越发注重人口的发展,人才的引进。于城市而言,优质人才的流入、留存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竞争力。

  “疫”线精准防控,赢得岭南春来早

  《报告》指出,人才吸引力城市15强榜单由于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政策的不同,座次出现洗牌。广州复工复产较早,社会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求职者活跃程度较高,第一次跃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季度榜单首位。

  一边是疫情阻击战,一边是复工总动员,源源不断返穗复工的人潮彰显着广州这座中心城市的魅力。既抓疫情防控,又抓复工复产,广州分区分级、分类分时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力度,运用科技手段,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莫道岭南春来早,“疫”线更有早行人。

  企业防护物资缺乏,广州市工信局主动为企业提供“代购”“跑腿”“安心送”等服务,协调落实口罩314万个、红外体温计2168支,助力1000多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产业链难以疏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一十百千万”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数十名区负责人联系百强企业,百名局长服务千家企业,千名党员帮助万家企业,大力推进复工复产。

  精准推进疫情防控的能力,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体现。

  让城市更安全,人才才能更安心。作为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及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经受了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截至6月1日,广州的治愈率达到98.8%,治愈率一线城市最高,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以大力量排查小风险,用大动作避免小概率。

  因时因势完善措施,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是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的一个标志。从前期对确诊病例的重点阻击,转向对疫情潜在风险的全面出击,广州正以最大的力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强的责任感,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

  发力“新基建”,广州产业韧性吸引人才集聚

   “OPPEIN is confident in our quality……”在第127届广交会中的欧派家居“云直播间”,轮值主播正用流利的英文介绍欧派家居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疫情下,从线下走向“云端”的展会模式,无论对于参展企业还是采购商来说,都是一次全新体验,于广州经济韧性而言,同样如此。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明华表示,今年以来,虽然广州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广州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充沛的市场活力。这也是人才持续看好广州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经济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疫情催生线上服务业等新经济模式加速发展。数字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迅速发展,据统计,抖音广州公司成立于2017年,目前用工已近3000人,今年以来在持续补员。

  报告同样显示,“新基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增长,也体现在人才吸引力指数上。互联网/IT行业所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4.5%;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6.4%,5G等领域同样快速发展,助推电子/通信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回归前十。

  发力“新基建”,广州已谋定后动。正在建设中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热火朝天。7月7日,广州市审议通过《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出数字新基建40条,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充电基础设施等四大领域开展23项重点任务和17条政策措施。并指出,广州将定位国际一流水准,打造数字新基建城市典范。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总体上看,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417万人,同时,新基建产业人才市场重心进一步南移,广东需求人数占比全国最大。

  广州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领先,这些都为广州“新基建”发展成长提供了沃土。这也让新基建人才投身广州的热情和能量得以释放。

  广州人工智能企业佳都科技今年全年招聘量约350人,截至5月底完成率已经达到70%。广州车联网企业高新兴表示,今年5月初,高新兴智能网联总部基地落户黄埔区,该基地未来将新增1000个供应链就业岗位以及500个研发岗位。

  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

  城市对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波动仍将持续,经济发展形势、城市治理水平、产业发展环境等要素持续考验着城市人才吸引力。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

  7月16日,广州举行第157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羊城行动的推进情况。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何士林介绍,截至上半年,广州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69万人、占从业人员30.5%,其中高技能人才84.1万人、占技能人才31.2%。

  为了留住人才,广州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制度,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将户籍迁入广州,或按规定申领人才绿卡和享受积分入户政策。

  同时,广州尝试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格互认,鼓励符合条件的港澳技能人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在南沙区引入国际和港澳职业资格培养评价体系,截至2019年底,已有266名学员同时取得国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人才引进目的在于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长、贡献其力”,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引进而引进。

  “广州是全国对高层次金融人才最为重视的地区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获评2019年广州金融领军人才(新引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言,率先在全国出台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显示了广州在金融发展上对于人才的战略性部署,过往的多次修订体现了广州对于金融人才建设的前瞻性预判。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聂林坤表示,广州正加大金融招商力度,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好发展环境。据其透露,今年1—5月,广州共落实金融招商项目135个,预计投融资总额超2200亿元。

  在城市高维竞争的今天,人才已成为城市发展增速提档的关键,事关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吸引高端人才,还应该积极打造城市群效应。二季度,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才内部流动率已经高达97%,“以城市群为单位的人才大战2.0阶段”初具雏形。

  如今,广州正谋划打造一批“零换乘、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典范,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引领带动实现大湾区互联互通。

  广州发力引“孔雀东南飞”,更要让“孔雀”常留广州。

  记者柳时强 策划黄颖川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