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00万!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专利技术转让

2020年05月14日14:28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人民网佛山5月14日电 (记者 刘泰山)5月13日,广东金融高新区知识产权转化·融资签约仪式在广东佛山千灯湖创投小镇举办。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专利技术转让,以超20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简称“ERE技术”),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

  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表示,此次签约对南海区乃至佛山市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促进高校与本地企业合作联动,大力推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示范带动效应。南海将继续实施以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系。同时,推进金融与科技产业创新融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南海新模式。

  专利技术引领高分子行业技术革新

  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全球首创ERE技术。与原有的剪切流变技术相比,ERE比螺杆挤出机能耗降低25%左右,使制品力学性能普遍提高20%以上。这也意味着,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可以加工此前无法混合的材料。同年,该专利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由于ERE技术具有低能耗、弱剪切、短历程、输运能力强、混合分散均匀等特点,有利于解决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技术瓶颈,突破国外企业对华技术垄断并提高我国在世界塑机行业的地位。2015年开始,星联科技与瞿金平团队达成合作,对ERE技术进行产业化推进,重点聚焦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表示,星联科技已经成功利用ERE技术研发了终结农用地膜白色污染的“全回收高强度增产地膜”——高保膜;比传统技术提高8倍生产效率的“神奇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高低粘混合和弱剪切的新材料制造等应用。星联科技已于去年底在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启动建设ERE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将搭建“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的应用开发闭环脉络,配套设备制造、制品生产、人才培训等产业服务功能。

  据悉,本次合作也是华南理工大学以专利直接转让方式首次转化超2000万元的项目。

  多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活动上,南海农商银行与星联科技完成了3000万元授信签约,支持ERE技术实现产业化。此外,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与星联科技达成初步投资意向,计划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星联科技。

  自2014年起,南海区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政策,大力支持轻资产的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通过质押自身的知识产权获得融资。同时,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合作银行和社会资本增加对企业的贷款投放量,着力破解知识产权风险识别难、价值判断难、质物处置变现难等问题,探索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市场化的有效模式,提升知识产权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据统计,2019年南海区共有50家企业获得3.32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0%以上为首次通过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从2008年12月,南海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为第一批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至今,全区200多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累计融资近18亿元。

  此外,南海区还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业务,推进面向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和信贷投放相结合的投贷联动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

  此次南海农商银行3000万元的授信金额也是目前为止佛山知识产权单笔最大的授信金额。

  “依托千灯湖创投小镇,积极搭建资本与知识产权对接平台。”南海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千灯湖创投小镇目前已集聚超600家私募基金类机构,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700亿元,能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4月底,千灯湖创投小镇入驻基金投向科技类项目合计136个,投资金额约28.30亿元;其中投资佛山地区项目19家,累计投资金额约4.32亿元;南海地区项目12家,累计投资金额3.63亿元。而本次与星联科技达成投资意向的广东猎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是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入驻机构,其投资领域涉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包括欧谱曼迪、若铂智能等佛山企业。

  乔吉飞表示,让金融资本与知识产权相结合,利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手段,使知识产权再发现,再扩大,将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南海新模式。

  探索“先合作后转让”的知识产权合作模式

  一直以来,南海区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工作扶持政策,知识产权工作总体呈现出“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的特征。

  截至2019年底,南海区累计专利申请超16万件,累计专利授权超10万件,有效发明专利4972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近13万件,中国驰名商标63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47项,广东省专利奖17项,其中金奖1项,优秀奖16项;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56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3家。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国专利质押投融示范区,南海依托“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育,通过组建多层次专业师资、开展学员实践评价、考评发证、学员信息化管理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中 小微企业人才培育“南海模式”。此外,南海正加快制订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新扶持办法,支持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境外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

  活动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佛山成果转化工作站完成授牌。华南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立成果转化工作站能获得稳定、有效的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产学研合作,通过成果再研发获取收益,更好地实现成果的落地。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于去年落户千灯湖创投小镇。作为全国先进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持续性地举办企业走进高校、行业发布会、项目路演、专场沙龙、产业园区赋能计划及企业调研等系列对接活动,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19年底,中心拓展与近120所高校合作,整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几十家,全年实地走访企业上百家,收集高校成果上万项,经过严格评审确认的高质量成果326项。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百亿投资基金联盟,已聚集超过70家投资机构,募集意向投资资金超200亿元。”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整合线下活动和线上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寻找、引导符合佛山南海优势产业发展方向、有突破性原创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高校团队落地,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南海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近年来,南海区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产业金融基础优势,结合南海区雄厚的制造业背景,致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目前,总规模20亿元的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完成三期子基金申报工作,一、二期引导基金合作子基金共13支,总规模超23亿元,引导基金拟投额3.5亿元,放大约6.7倍,重点投资于小微型创新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以此发挥创业投资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第四批佛山市南海区双创投资引导基金即将开放申请,规模5亿元,将进一步吸引优质资本落地,投资本地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