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AI與機器人產業創新有了“省補”

2025年08月18日09:43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廣東省財政廳聯合發布《關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對四大類重點項目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最高可獲5000萬元獎補。該實施細則自2025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

該實施細則所涉資金由省級財政預算安排,用於落實此前發布的《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優質企業培育、工業智能化應用標杆打造以及開源生態發展。所有獎補對象須在廣東省內注冊,具備獨立民事責任能力,依法納稅、誠信經營,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安全環保事故。

在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方面,獎補對象為2025年至2027年獲批復同意組建並實際運行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其中,對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主要採取事后補助方式,補助資金不高於項目新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總額的40%,單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對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將結合國家支持政策予以建設經費支持,補助資金不高於項目新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總額的40%,單個項目最高5000萬元。

在支持培育優質企業方面,獎補對象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中,2024、2025、2026年首次獲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產品首次獲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省財政將對符合本條所規定的獎補對象予以一次性獎補,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珠三角每家獎補不超過1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獎補不超過120萬元﹔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珠三角每家獎補不超過12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獎補不超過150萬元。與此同時,各地級以上市給予本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予以獎補的,省財政進一步參照地市獎補金額,再按1︰1比例予以額外獎補。

在支持工業智能化應用標杆打造方面,獎補對象為聚焦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開展工業領域大模型研發、提供優質應用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或科研機構﹔或者是成功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研發設計、生產運營、運維服務、供應鏈管理等環節的制造業企業,按照不超過投入費用(不含稅)30%的比例予以支持。單個項目獎補資金原則上不少於300萬元、最高800萬元。

在支持開源生態發展方面,獎補對象為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和其他組織建設開放共享的開源社區、開源生態中心。只要建設的人工智能或機器人領域開源平台具備較高影響力、活躍用戶超百萬或年服務企業超200家,即可申請,按不超過其上一年度審定運營費用30%的比例予以支持。獎補資金最高800萬元。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許寧寧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