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家級科研平台再次落子,兩年來匯聚超200個高端科研項目

河套加速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2025年08月09日09:25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8月8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印發兩周年之際,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迎來兩大科創重磅事件: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總部總部基地正式入駐,以及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家級科研平台再次落子,為河套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注入強勁動能。

兩年來,作為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河套“開先河”“破壁壘”,推動“一區兩園”要素暢通流動、創新鏈條融通,迅速崛起為深港科技協同創新的核心支點。截至目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匯聚200余個高端科研項目、447家科技企業、10個國家重大科研平台、1.5萬余名科研人才。

65家香港本土科研機構和企業扎根

為促進深港科研協作,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營造與香港趨同的稅負環境,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區內工作的港人個稅稅負超香港部分予以免征,同時持續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等要素跨境流動。

如今,在“一號通道便利跨境”和“深港跨境直通巴士”的加持下,上千名香港科研人員35分鐘即可從香港抵達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上班,通勤效率提升30%﹔全國首個公共ERP系統,讓科研貨物、特殊物品、儀器設備等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在全國首創“科匯通”試點業務,破解外資非企科研機構開設資金賬戶難題,已復制推廣至全國16城﹔累計完成跨境數據交易110筆、金額3.34億元,規模全國第一﹔河套“e站通”則提供深港兩地商事登記、稅務等2175項政務服務事項。

“河套就像個樞紐,香港的科研、深圳的制造、全球的市場,在這裡無縫銜接。”創冷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朱毅豪表示,自2024年入駐河套合作區后,公司內地銷售額佔比從不足20%升至40%,訂單量翻倍。

華力創科學(深圳)有限公司CEO魚晨也發現,隨著入駐企業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產品需求增加,“比如在手術機器人、智能物聯、智能網聯等領域,我們在園區內就能找到合作伙伴”。

2024年11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河套“一區兩園”發展規劃至此完成整體性拼圖,實現戰略協同。

目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集聚香港應科院、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等65家香港本土科研機構和企業﹔設立香港科學園內地首個分園,吸引近70家科技企業進駐,其中港資企業及香港科研機構超過60家﹔與港大、港科大、港中文、港城大、港理工等香港5所高校聯合開展13個重點科研項目,百余個香港創業團隊、千余名港澳人才在此扎根。

國際國內頂尖科研平台加快集聚

除了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也在加快打造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

“科研項目評審不用再糾結論文數量,而是更看重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是許多香港科研團隊入駐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后的最大感受。變化源於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實行的揭榜挂帥、項目經理人、國際同行評議等5項“接軌國際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及採用成就制、積分制、舉薦制等“破四唯、立新標”的人才評價制度,徹底打破了傳統科研管理桎梏,吸引國際國內頂尖科研平台加快集聚,對於關鍵核心技術項目的攻關隨之提速。

走進香港城市大學物質科學研究院(福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該院院長陳福榮團隊研制的我國首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時空分辨率電子顯微鏡。這是基礎物理學、納米材料、半導體檢測等領域的“眼睛”,其核心技術曾長期被國外壟斷。

僅幾層樓之隔,是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今年2月,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榜單的“玻色編碼糾錯延長量子比特壽命”成果即誕生於此,在世界強國爭相搶佔的量子計算技術領域,為破解高溫超導機理這一科學難題提供了關鍵鑰匙。“我們的夢想是在深圳孵化諾獎級成果。”該成果帶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說。

鯤雲科技創始人兼CEO牛昕宇也希望“讓顛覆性的技術從河套走向世界”,他已帶領企業研發出全球首款數據流AI芯片CAISA。

目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先后揭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總部、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河套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北京大學深港河套科創中心﹔實現生命科學與能源材料創新研究院(MILES)、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和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的落地運營﹔引進蘋果應用研究實驗室、西門子深圳能源創新中心、意法半導體全球封測創新中心、西部數據先進存儲研發中心等8個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國際領先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加快成形。

在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方面,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建成並面向行業開放共享特種具身機器人、化合物光芯片、智能化自動化藥物發現、智慧醫療機器人概念驗証等4個中試服務平台。

同時,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設立河套人民法庭、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引進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建設全國唯一的“6+1”河套國際產業與標准組織聚集區,累計產出各類標准170項、含國際標准19項。

南方日報 張秉仁 張瑋

(責編:房於情、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