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在廣州海珠舉辦
首份AI+紡織應用“寶典”發布

7月15日,“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在廣州海珠區開幕,大會以“AI織新﹒智啟未來”為主題。
大會發布了首份AI+紡織應用“寶典”——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為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權威指導與趨勢引領。
大會還成立了首個產業+人才聯盟——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現代紡織服裝產業(人才)聯盟正式成立,創新搭建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合作平台,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為紡織產業的智能化進程注入強大動力,推動行業邁向全新的發展階段。
首個產業研究院也宣告成立——廣州市現代紡織服裝新質生產力研究院(籌)在會上正式揭牌,引入東華大學教授團隊領銜主導,圍繞引才用才、推介交流、成果轉化三大功能,打造創新引擎核心載體,推動海珠中大紡織商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紡織是最早開展兩化融合實踐的行業之一,成果豐碩、走在前列。立足中大紡織商圈的深厚積澱,海珠區正以海納百川之勢,成珠聯璧合之效,構筑人工智能與現代紡織的融合生態。
作為此次大會的舉辦地,海珠是廣州中心城區唯一的島區,紡織服裝產業是海珠區的優勢產業之一。全區現有61家布匹市場,總建筑面積超200萬平方米,均集中於中大紡織商圈。這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面輔料專業市場商圈,輔料交易份額全球領先。商圈現已匯聚超1.6萬戶商戶,年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
近年來,海珠始終堅持“以產引才 引產育才”,區內目前已集聚超1萬名時裝設計師,其中包括5名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項“金頂獎”獲獎者、13名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以及約80名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廣美、廣輕工等區內高校每年輸送約1.2萬名相關專業畢業生,為產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
南方日報記者 吳雨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