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產業科技成果有組織產業化再添新裡程碑

5月21日,由國家衛星定地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劉經南院士牽頭的“海洋通信導航遙感陽江聯通院士工作站”正式在陽江市揭牌,涵蓋深遠海風電、紅樹林碳匯、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的12項戰略合作同期簽約。
揭牌儀式現場。
據悉,海洋通信導航遙感陽江聯通院士工作站揭牌后,將依托院士團隊、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方方面,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構建一體化創新平台,開展深遠海“通導遙智能PNT時空基准網絡服務”研究,服務陽江和大灣區綠色發展。
2024年11月16日,劉經南院士首赴陽江市海陵島,在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綠能產業科技創新分論壇上分享了題為《通導遙一體化海洋PNT基准網賦能綠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發言,與中外院士們一道見証《陽江倡議》發布和“綠能產業科創匯客廳”揭牌。時隔半年,院士工作站落地廣東擲地有聲﹔陽江之約,綠能產業科技創新事業未來可期。
“海洋通信導航遙感陽江聯通院士工作站”落地廣東,是“綠能產業科創匯客廳”賦能科技成果有組織產業化的又一座裡程碑。“綠能產業科創匯客廳”是“立足灣區、服務全國、面相世界”的科技成果有組織產業化新型工作機制和合作平台,主要目標是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有組織地推動科技成果在綠能產業中高效實現轉移轉化,是大灣區服務全國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目標的積極探索。
為了讓系列活動和年度大會取得更多實效,“綠能產業科創匯客廳”總統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人才研究院秘書長田原連續拜訪王中林院士等能源領域頂尖科學家和相關機構,以及法務、稅務、金融、“走出去”等眾多第三方服務機構,協同科技成果有組織產業化龐大生態系統裡的方方面面,形成一股強大且持續的科技創新服務新動力。
“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我們將繼續以綠能產業高層次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務為核心引擎,不斷完善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字基礎設施,爭取早日形成‘頂尖人才—前沿技術—產業資本’的高效價值閉環。”田原說。
就在“海洋通信導航遙感陽江聯通院士工作站”揭牌前幾天,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舉辦了2025海上風電科學與技術研討會。來自天南海北的海上風電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創新驅動·綠色未來:全球海上風電科技前沿與產業趨勢”這一主題,一邊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一邊攜手探索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的新方向和新模式,目標就是促進海上風電科技成果有組織轉化、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建設。
揭牌儀式上,劉經南表示,陽江是海上風電的產業高地,也是突破海洋科技領域“卡脖子”難題的戰略要地。“院士工作站將開展融合創新、自主研發、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共同推動智慧海洋防災減災、生態監測、海洋牧場管理等項目的實施,為陽江乃至全國的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他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