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出台20項措施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人民網廣州5月22日電 (朴馨語) 5月22日,廣州海關對外發布進一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20項細化措施,旨在加快推進廣州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全力支持空港口岸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4月,大灣區臨空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廣州海關監管經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進出境航班達到3.9萬架次,進出口岸貨運量超過50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9%、22%。
物暢其流,進一步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
為進一步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廣州海關持續強化24小時通關保障,在此次發布的細化措施中,對不需要海關查驗的貨物,實行全天候電子放行、卡口自動核放。對需要查驗的“鮮活、特殊、急需”貨物,24小時“隨到隨查”。對儲存和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的進出口貨物,依托全天候預約通關模式,滿足個性化通關需求。
為進一步提升海關監管效能,廣州海關著力推動建設集約化查驗中心,順應空港物流動線,實施嵌入式監管。搭建空港貨運智能查緝平台,進一步提升海關監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海關實驗室資源投入,保障航空口岸重點商品就地檢、馬上檢、便利檢。
人悅其行,進一步提升進出境人員通行效率
今年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新增、加密國際客運航線10條,日均進出境人員重回5萬人次大關,更多旅客從廣州啟程、通達全球。據統計,今年前4月,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監管進出境人員超580萬人次,同比增加約25%。
為保障進出境人員高效便捷通關,廣州海關聚焦通程航班業務發展需求,在此次發布的細化措施中,支持建設中轉行李專用預檢區域、中轉旅客候檢區、升級改造通程航班監管系統、改進服務保障流程,支持中轉行李直挂服務,進一步擴大通程航班覆蓋范圍。同時,聚焦跨境商務交流合作需求,支持廣州市建設白雲機場國際商務合作區,為境內外企業和人員開展國際商務交流、國際會展、國際培訓等提供更便捷的監管服務。同時支持航空公司接受旅客“全委托”配合海關開箱查驗,探索開展進境手提行李和托運行李“雙預檢”試點,進一步提升守法旅客“無感通關”體驗。
積蓄動能,持續增強空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結合空港經濟特點,聚焦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等業務集聚發展需求,廣州海關復制推廣“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模式,高效聯動國內其他重點海港和空港,支持更多跨境電商企業通過空運渠道,將符合條件的境外退運、國貨入區、境外進口等多種來源商品在綜合保稅區內理貨分揀后集拼出口。試點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模式,支持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及其包裝便利化通關。
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廣州海關優化“異地委托監管”機制,支持保稅融資租賃飛機業務發展。對於經綜保區換裝、分拆、集拼,再運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中轉貨物,簡化檢疫手續。推動擴大保稅維修目錄范圍,支持開展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等保稅再制造業務項目試點,培育保稅研發、保稅加工等新業務。拓展區外保稅維修業務,服務飛機維修產業發展。優化航空器燃料供應保稅監管,支持保稅燃料和非保稅燃料同倉儲存,開展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功能疊加試點。此外,為進一步增強航空物流樞紐能級,廣州海關持續推動完善“雙前置”貨站建設和復制推廣,支持“雙前置”模式拓展更多商品類型,加強與更多機場、航司的合作。
廣州海關黨委委員、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關長顧炯表示,下一步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將持續聚焦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持續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通過智慧化手段引領推動口岸建設,加快實現優流程、提效率、增效益,以實際行動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再上新台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