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向海而興 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訪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委書記張林

王雅蝶
2025年04月30日10:56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立足新時代,聚焦新使命,廣東汕頭南澳縣如何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人民網廣東頻道採訪了汕頭市南澳縣委書記張林。

通過“五個聚焦”大干快干推動“百千萬工程”

人民網廣東頻道: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廣東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的重要抓手。自全省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南澳縣採取了哪些主要舉措?取得哪些重要成效?

張林:在廣東省委省政府、汕頭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南澳把全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通過“五個聚焦”大干快干推動“百千萬工程”,努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目標。

一是聚焦“壯產業”,通過加力加速農文旅項目建設,辦好辦優旅游品牌活動,持續擦亮民宿名片,有序推動海洋經濟做大做強,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蹄疾步穩。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2024年入島人次突破1000萬,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受訪者供圖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2024年入島人次突破1000萬,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受訪者供圖

二是聚焦“優風貌”,通過推動農房管控走深走實,加強典型鎮村培育,連線成片提升風貌,發揮生態樣板示范作用,打造海島特色形象。

三是聚焦“強縣城”,通過持續優化規劃布局,有序開展補短板強弱項行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做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穩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打造新型城鎮化標杆。

四是聚焦“深改革”,通過優化縣域機構設置,“放權活鎮”改革不斷深化,加快育才引才改革,激發基層創新動能。

五是聚焦“凝合力”,通過“縱向幫扶”走深走實,“橫向幫扶”協作創新,“雙百行動”蓄能增效,央企助力有序推進,以多元力量激發新成效。

2024年,南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66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在汕頭各區縣中位列第一﹔2024年入島人次突破1000萬,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2025年第一季度進島游客數量及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6.3%和65.77%,均創歷史新高。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縣”“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等稱號,多次上榜各大熱門旅游目的地榜單。

按照全域初見成效的目標要求,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人民網廣東頻道:2025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南澳縣將如何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更好開創全縣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張林: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南澳縣實施“百千萬工程”取得一定成效。接下來,南澳縣將按照全域初見成效的目標要求,圍繞縣“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全域示范“12520”(一環兩帶五組團二十個示范點)作戰圖,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抓產業壯筋骨。堅定不移抓好抓牢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試點創建工作,聚力加快一批農文旅項目進度,協助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加快實施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推動大唐南澳勒門 I 海上風電擴建項目、盛唐一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項目年中完工投產。

汕頭市南澳縣四季西山田園風光。受訪者供圖

汕頭市南澳縣四季西山田園風光。受訪者供圖

二是抓縣城塑優勢。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深化鎮域規劃建設,進一步提高縣城綜合承載力,將南澳縣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城鎮化標杆。

三是抓風貌優環境。用好央企助力、“雙報到雙服務”等資源力量,持續抓好兩大“攻堅行動”(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門前三包”整治攻堅行動),加快推進風貌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加強交通、旅游等重難點領域管理,以全域人居環境明顯改觀的實效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落到實處。

四是抓改革強賦能。開展全域農文旅融合發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型城鎮化“三規合一”規劃編制。推進“放權活鎮”改革,加力提速推進新一批資源清單梳理及下放工作,不斷激活鎮域經濟發展活力。培育更多“鄉村產業合伙人”帶動村強民富,打造“合伙人”、村集體、村民多方“合伙共贏”模式。

五是抓合力齊參與。發揮社會各界資源力量,匯聚起攻堅突破的強大合力,充分推動“縱向幫扶”、“橫向幫扶”、“雙百行動”、駐鎮幫扶等多方力量下沉鎮村,以幫扶乘數效應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加大與重點建筑業央企深度合作力度,著力推動在建項目盡早完工。充分動員群眾主動參與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營造全社會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