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服務窗

原始反射關乎健康發育?新手爸媽快關注!

本報記者  王雲娜
2025年04月02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當新生兒用手緊握你的手指,或是張嘴覓食,或是蹬腿揮臂、手舞足蹈時,你可知道,這些與生俱來的“小動作”,是人類發育的“生命密碼”——嬰兒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什麼?蘊含著哪些能量?新手爸媽為何需要關注?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碧雲。

“原始反射是新生兒出生后,在一定刺激下某一組神經通路發生的反應。它是先天性、無意識的動作反應,由腦干和脊髓等低級神經中樞控制,無需學習即可觸發。”張碧雲說,這些反射在嬰兒的早期生存和發育中起關鍵作用,會隨神經系統成熟逐漸消失。通常來說,孩子出生后3—6個月,這些原始反射便逐漸消失,進而被高級腦區發育后的自主運動取代。

原始反射約10種,包括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擁抱反射、握持反射、屈體側彎反射、踏步反射、緊張性頸反射等。每一種反射情況,都是嬰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信號。

例如,用手指觸及新生兒面頰或口唇時,其出現轉向同側類似於覓食的動作,稱為覓食反射﹔當乳頭觸碰新生兒下唇時,可誘發其吸吮反射。這類反射出生時自帶,是新生兒的生存本能,在4—6月齡時隨著嬰兒自主進食逐漸減弱消失。

又如,用手指或者鉛筆觸及新生兒手掌時,會被其用手握緊,刺激足底也有類似反應,這就是握持反射。新生兒的握持反射十分有力,部分新生兒可用手握緊檢查者的手使自己整個身體懸挂。握持反射在3個月后逐漸由主動的抓握動作替代。值得關注的是,嚴重腦損傷、肌張力異常增高的新生兒或嬰兒,握持反射會過強。

原始反射以獨特的方式參與構建寶寶的運動、認知與社會情感發展系統。家長通過觀察和利用嬰兒的原始反射,不僅能了解孩子的神經發育狀態,還能在日常互動中促進其成長。張碧雲對家長提出以下建議:

做好寶寶的健康篩查。家長應在兒保體檢時主動詢問醫生原始反射檢查結果並學習簡單的家庭觀察方法,例如輕觸掌心觀察握持反射等。發現異常時,避免自行判斷,及時轉診至兒科神經專科。

建立寶寶的發育時間軸。記錄關鍵反射的出現與消失時間,對比雙側對稱性,例如輕觸嬰兒左右手掌,觀察抓握力度是否一致,單側反射弱可能提示臂叢神經受損或鎖骨骨折等疾病。也要關注反射強度變化,例如吸吮反射方面,若從有力吸吮突然變得無力,需排查寶寶感染等的可能性。

通過撫觸與按摩,激活神經通路。如進行足底按摩,輕劃嬰兒足底,促進下肢感知覺發育。進行手掌按摩,用拇指按壓嬰兒掌心,緩解握持反射過強導致的肌肉緊張。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