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廣東省節地生態安葬率超63%

2025年04月01日09:52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清明時節,追思悠悠。筆者日前從廣東省民政廳獲悉,近年來,廣東積極推動殯葬改革,倡導綠色文明殯葬新風,推行骨灰海葬、樹葬、花壇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以更多惠民殯葬成果推動節地生態安葬,群眾接受度和參與度不斷提升。5年來,全省有19.5萬份骨灰海葬、樹葬。目前,全省節地生態安葬率超過63%。

在蒼鬆翠柏間、在花草生長處、在浪花翻涌中……全省各地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多種形式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在南粵大地上綠意新生。

其中,廣州建成“1+N”綠色生態安葬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生態安葬服務,2024年全市組織開展骨灰撒海11批次,撒海骨灰3284具,參與群眾4786人,發放撒海補貼337萬元﹔深圳市加大節地生態安葬獎勵,符合節地生態安葬獎勵條件的,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標准予以獎勵,其他節地生態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標准予以獎勵。

汕頭市澄海區在全省率先打造專門用於骨灰撒海的海葬碼頭,建有骨灰集中撒海臨時存放點、登船棧道和沿海護欄等設施,並出台了骨灰海葬管理制度,制訂海葬活動標准化流程,推動骨灰海葬規范化發展。佛山推行以骨灰存放、壁葬、樹葬為主的節地生態安葬改革,自2005年起推行骨灰植樹活動,至今已有超2萬份骨灰在“長青林”骨灰植樹基地進行了樹葬,節約用地超過五個標准足球場面積。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祭掃服務需求,廣東提供多種祭掃方式,除現場祭掃外,還提供代理祭掃、網絡祭掃等服務。微信小程序“粵省事”民政服務專區上線“雲祭掃”網絡服務,公眾可採用網上獻花、線上寄語、雲上代祭、撰文追憶等方式,追思故人。

南方日報記者 汪祥波

通訊員 葉金鑫 鄧立超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