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坤明到惠州調研
堅持產城並舉城鄉並重陸海並進 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3月26日至27日,省委書記黃坤明到惠州市,先后前往博羅縣、惠城區、仲愷高新區、惠東縣、大亞灣經開區,深入鎮村、企業、文化展館、產業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動省委工作部署落地見效,加快惠州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進行調研,強調惠州要扛起開拓進取、干出新業的歷史責任,堅持產城並舉、城鄉並重、陸海並進,不斷夯實現代化建設硬實力,努力在全國城市發展百舸爭流中進位爭先,為經濟大省挑大梁多作貢獻。省政協主席林克慶參加調研。
惠州人文薈萃,歷史上多位名人雅士曾在此寓居,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黃坤明來到羅浮山腳下的葛洪博物館和位於惠城區的東坡祠、東坡紀念館,聽取講解介紹,瀏覽展覽和館藏文物,詳細了解葛洪、蘇軾的生平事跡、主要成就和對惠州的歷史貢獻。他指出,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的文化交流,塑造和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與特質,充分証明文化隻有在創新發展、融合發展中才能生生不息,啟示我們要與時俱進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章,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黃坤明還實地察看場館附近的古樹名木、文化遺存、考古遺址等,詢問了解保護修繕及活化利用情況,強調要一體保護好文保單位與周邊環境,加強整體設計與管護,打造獨具風韻的特色文化地標,進一步擦亮惠州的歷史文化名片。
打造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是我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抓手。黃坤明非常關心這項工作的推進情況,乘車沿著引領區規劃建設的旅游公路,一路察看文旅資源開發、特色景觀營造、農房風貌管控、鎮村綠化美化等工作,並來到博羅縣橫河鎮郭前村上良小組,考察當地發展民宿產業、戶外運動產業和打造未來社區的做法。該村在推進農房風貌提升中注重遵循自然肌理,保留鄉土元素,並將本地生產的小青瓦用於屋頂房檐的建設改造,黃坤明對此表示肯定,指出要從歷史沿革和村情實際出發,堅持經濟實用原則,就地取材用材,充分激發鄉村工匠、傳統藝人創新創造活力,讓村容村貌成為特有審美標識,更好活態傳承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走訪中,黃坤明與進駐村中的戶外運動經營者親切交流,叮囑他們要把賽事活動的安全運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更加注重做好聯農帶農工作,為村民增收多作貢獻﹔並與村“兩委”干部就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強化耕地保護、做好污水處理等事項進行探討,希望他們把班子建好建強,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齊心協力辦好村裡的事,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鄉親們的日子更有奔頭。
新能源新材料是惠州的優勢主導產業之一,擁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黃坤明先后來到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以及落戶園區的惠州博科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現場觀摩自動化流水線和化工生產裝置,察看主營主銷產品,詢問了解原材料供應、產能規模、產品性能和市場布局等情況。他希望企業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強化生產裝置的安全管理,抓好試產項目管控,切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同時發揮好長期深耕形成的積澱和優勢,持續在新品研發、品質提升、工藝改良、技術改進上下功夫,把制勝市場的“獨門絕技”磨練得更加高超,驅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和惠州把綠色石化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更好融合起來,瞄准補齊產業全鏈條精准招商,增強上下游配套能力,進一步擴大產業集聚效應。
近年來,惠州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引進一批龍頭產業項目,為未來發展積蓄后勁。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項目定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超大規模智算集群,黃坤明走進中控室和已建成的數據中心,察看機架設備,了解算力規模、服務場景等,勉勵企業抓好項目交付投產,緊密對接灣區智算需求,努力提供綠色安全、穩定可靠的算力服務,更好滿足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拓展需要,高效賦能千行百業。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建設現場,黃坤明察看工程進度,詢問二期計劃推進情況,希望企業經營者抓住大灣區廣闊市場機遇,扎根惠州安心發展,毫不放鬆抓好先期裝置安全運行,盡快實現一期項目整體投產達產,前瞻做好二期項目准備工作。要求省市合力做好服務,創造良好條件確保項目高效順利推進。
調研期間,黃坤明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做好新形勢下惠州各項工作。惠州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匯報工作情況,並提出需省支持協調的事項﹔省直有關部門現場回應並作工作安排,與會同志結合崗位和工作實際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黃坤明與大家一道深入探討,共同謀劃如何推動惠州更好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他充分肯定惠州近年來各項工作取得好成績、各項事業呈現好態勢。他指出,惠州在全省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錨定萬億元級城市目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隻爭朝夕加油干,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延鏈壯群和精耕深挖兩手抓,做大做強石化和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緊緊依靠科技“育新”,強化周邊“引新”,深化服務“助新”,協同深莞打造珠江口東岸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帶,不斷開辟產業新領域新賽道﹔堅定向海洋要資源、要空間、要潛力,持續拓展藍色發展新空間,努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制造強市。要扎實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著眼做強縣域經濟,堅持分類指導,建強產業園區,走好集約集聚集群發展路子,打造更多國內省內強縣強區﹔高標准高水平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突出內涵突出品質,更好帶動全域提升縣鎮村建設水平﹔深化“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進一步激活要素、激活體制、激活力量,推動形成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要按照特大城市的遠景目標,打造高品質現代化城市,以做強中心城區為主抓手,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深入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著力打造山水之城、人文之城,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鍛造忠誠干淨擔當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惠州高質量發展。
省領導馮忠華參加調研。
南方日報記者 徐林 駱驍驊 通訊員 岳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