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空中救護車”為患者爭取黃金搶救時間

廣州首個航空醫療救援基地啟用

2025年03月22日11:21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3月21日,廣州首個航空醫療救援基地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坦沙院區)正式啟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患者的整體存活率已有顯著提升,但仍有不少本可搶救的生命,因搶救過程耗時過長而遺憾離世。他希望,航空醫療救護能從廣州起步,覆蓋一小時低空經濟圈,為急危重症患者爭取到更多黃金搶救時間。

本次啟用的基地將採取機隊常駐醫院的運營模式,具備應對突發事件時的傷員后送、專家力量緊急投送、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以及急危重症患者轉運等多重能力,為傷員贏得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

事實上,廣州在低空醫療領域早有布局。2019年,廣州市衛健委便啟動航空醫療救護試點工作,推動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航空醫療救護試點,規范停機坪等硬件設施建設。2021年,廣州還聯合市公安局警務航空支隊成立“廣州市航空醫療救援聯合培訓基地”,開展定期培訓和實戰演練。

與此同時,無人機在醫療場景中的應用也在持續拓展。目前,廣州已開通20條低空無人機物資運輸航線,廣泛用於災難現場勘察、毒物採集、血液和檢測樣本運輸以及消毒物資配送等多種醫療衛生場景。

“低空經濟解決了很多問題,能實現全鏈條救治。”鐘南山表示,希望從廣州起步,用航空醫療打通“空中通道”,覆蓋一小時低空經濟圈,實現快速響應、精准治療與全程管理。

南方日報記者 厲思璇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