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重大項目計劃出爐
全年安排798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7854億元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東莞市2025年重大項目計劃。今年東莞安排市重大建設項目798個,總投資785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94億元﹔安排市重大預備項目179個,估算總投資1590億元。一批具備“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的項目落地,為經濟起跑蓄勢積力。
按項目領域分,798個重大建設項目中,產業工程572個,佔總數71.7%﹔基礎設施工程131個,佔總數16.4%﹔民生工程92個,佔總數11.5%。
在產業工程方面,“8+8+4”現代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相關產業工程年度計劃投資708.5億元。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東莞將力促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開辟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其中,投資100億元的東莞OPPO智能制造中心、投資50億元的vivo研發中心、投資50億元的贛鋒鋰電新型鋰電及儲能總部項目今年將加快建設步伐,加速布局新質生產力。新興產業競相發展的同時,輕工業提升、建材等領域17個傳統產業升級工程也將舊貌換新顏,實現老樹新花。
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工程,正展現出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的無限前景。
今年基礎設施工程計劃完成投資367.5億元。位於鬆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全球第四台、我國第一台脈沖式散裂中子源,2018年一期運行以來已完成1700余項課題。
今年,總投資近29億元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啟動建設,將新建11台中子譜儀和實驗終端,進一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研究對高性能中子散射的要求。同樣已啟建的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投資11.8億元,總用地面積140畝,2027年完成設施建設后,這座通向微觀世界的“時間之窗”有望推動激光器產業在鬆山湖聚集。
聚焦民心所需、所盼,東莞灣區中學、東莞市第九高級中學、東莞市人民醫院科教綜合樓和急救中心工程、東莞市博物館新館等一批民生保障工程將加速拼出百姓生活的幸福圖景。據了解,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計劃投資108.5億元,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體育、居民保障等社會事業載體建設齊發力,將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東莞正以重大項目為引擎,加速“融入灣區”步伐,持續深化“硬聯通”“軟銜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市經濟發展澎湃新動能打下堅實基礎。
南方日報記者 龔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